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察面对媒体十要诀

(2011-07-28 09:31:26)
标签:

教育

警察面对媒体十要诀

媒体,警察之本也。警察本质为公仆,或曰社会工作者。媒体对警察,如彩翼对凤凰,如云霞对苍龙。不可不察也。

王大伟:面对媒体十要诀

1.                  在媒体面前如果不知道讲什么,就想想人民是父母长辈,被害人是兄弟姐妹。多讲对群众的关心话、知心话、奉待话。

2.                  不要做007,要做马天民、任长霞。在媒体面前放下打击犯罪战士的架子,放下专家学者的架子,做一个预防犯罪的宣传员,做一个关心群众冷暖的服务员。

3.                  在媒体面前少说官话,少说别人的坏话;不扯谎话、不讲沒良心的话。

4.                  把警察学,犯罪学,被害人学都变成大白话。

5.                  敢做电视节目,敢逗着大家欢乐。不怕别人的讽刺嘲弄。警察中也充许有诗人、相声演员、海归与学者。

6.                  警察巡逻带玩具,乘警上车打快板。笑一笑,十年少。

7.                  利用电视、广播、微博、博客说平安歌谣、讲平安童话、做平安童操。做中小学生的守护神。进社区、下厂矿,成为大爷大妈的知心人。

8.                  穿的整洁,笑的灿烂。警察也需要帅歌美女,也需要明星大腕。

9.                  对人民是盾牌,对敌人是利剑。人民看着你,人民信任你,一身正气,永不屈服,永不言弃。

10.            不下过早的结论,不讲过激的观点。不知道就不说话。

 

 

说到与媒体的关系,首当认识的是:警察角色冲突论。媒体常把警察歪曲为标准战士,不食人间烟火,以博得公众的眼球,以获得高收视率。

警察角色冲突论

角色,英文为“Role”,带有性质、作用与机能的含意。冲突,英文为“Conflict”,其含意为:一种对抗或敌意的状态战斗与斗争。警察角色冲突指社会、警察部门与警察个人对警察的期待作用与现实的差异与冲突。

无论是电视或戏剧都往往把警察工作描写得充满神秘色彩、充满枪击、破案等惊心动魄的场面。而现实工作却常常是平凡事务和服务性工作。期待角色与实际角色之间的差异,造成了公众警察内心的不平衡。

警察角色冲突的原因

对警察角色的误解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宣传媒介的歪曲,二是警察自身的误解。两种误解的综合,造成角色冲突论。

一.    宣传媒介的歪曲

首先是电视、电影、小说等娱乐媒介的歪曲。警匪片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之一。所有这些作品的通用模式是:警察工作就是破案,每个警察都会武功,都是神枪手;警察往往是007式的人物,英俊、高大、机智过人。美国人塞缪·沃克首次列举了一份有关警察节目的研究报告,该报告说明了文艺作品的七项不实:(1)过分突出破案过程中的暴力和刺激性。(2)过分强调破案时的技术复杂性。(3)不承认公民在协助警察方面的作用。(4)夸大了警察在拘捕罪犯中的成功方面。(5)过度估计了街道暴力犯罪的严重性,为警察使用暴力提供了口实。(6)过分渲染了变不可能为可能的“鬼把戏”。(7)极端蔑视宪法赋予的公民权利。

其次是新闻媒介也同样过分强调了警察的执法作用。在电视新闻媒介与报纸头版的有关警察的报道,绝大部分都是与贩毒、爆炸、逮捕有关的事件。戏剧性的情节与渲染往往使得大量日常警务工作失真。

二.    警察自身的歪曲

很多西方警察局的领导,都愿意把自己说成是打击犯罪的英雄。警察局公布的数字报表,大多是以报案数、破案数为主的,忽视了有关警民关系、公众满意程度、群众参与破案的巨大工作。仿佛只有警察工作决定着犯罪数量的起伏与社会治安的好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