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发事件十诀窍
标签:
教育 |
面对突发事件十诀窍
大家有没有经历过很恐怖的突发事件?遇到突发事件我们怎么去做?
在英国,应对突发事件是每个公民的必备知识。
妈妈的误区
现在妈妈对突发事件误区很多:
1.我从来也没听说过周围有炸弹,这句话倒是句实话,你们谁听说过周围有炸弹爆炸。
2.如果要是看到地上有一个包搁在那没人管怎么办?我们小时候受的教育是要赶快去看看,要拾金不昧,特别希望里面那是华侨的或者外宾丢的,交给老师交给警察受表扬。
3.热闹的地方要去,怕啥呀?热闹的地方都有警察,去就去,有什么了不起呀。
面对恐怖突发事件十诀窍
1.
2.
3.
4.
5.
6.
7.
8.
9.
10.
中国妈妈和英国妈妈对待一个包的态度
我们说中国妈妈和英国妈妈在对待一个包上态度完全不一样,我们中国妈妈
一看到一个包在地上,一定要把它打开,看看里边有什么东西,交给老师受到表扬。甚至地下有个小易拉罐都要上去踢一脚,踢得咕噜咕噜响。
那英国妈妈是怎么样呢?她是怎么弄呢?先给大家说一个故事。英国有个机场:叫希恩罗机场。大概那是二十年前,我在英国念书看见一个大红标语上面写着“发现可疑包裹怎么办”?上面写着三条:
第一保持镇静,
第二不要触摸,
第三赶快离开。
如果说在机场发现了一个包裹没有人管,十分钟之后就会有人开个铲车过来,把它铲起来到外面去排爆,绝对不留它。只要一个包裹离开人十分钟之后就要把它爆炸,好像是在说天书吧?
英国警察的启示:在英国火车站踩到炸弹
就这么一件事,我向英国人学了到了宁可提心吊胆一百次,也不能让它真的炸了一次。这是我们中国妈妈和英国妈妈之间的区别,所以我们跟大家讲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体育场馆要有四看
我给大家讲到体育场馆要有四看,
一看出口在哪边,
二看小偷老鼠眼,
三看拥挤向后退,
四看包裹藏危险。
你带着儿子去看足球,带着男朋友去看篮球,到体育场馆就要记得这四看。一看出口在哪边,进去以后别先找厕所,你得看好出口在哪。二看小偷老鼠眼,你得看看周围有没有那个贼眉鼠眼的。三看拥挤向后退,如果大家都在挤在一块,你怎么办呢?赶紧往后退。四看包裹藏危险,要是发现了那种可疑的包裹,赶快退走。大家有这个意识吗?
体育场馆五躲
体育场馆还有五躲。
一躲人多如潮涌,
二躲争吵与起哄。
三躲楼梯与门洞,
四躲广告五躲灯。
大伟提示:
楼梯、门洞、广告牌下、大型照明灯下均为易发事故地点。
楼梯、门洞在人多拥挤时易产生踩踏事件伤人与死人。
广告牌下、大型照明灯下面很不安全,一旦有大风,物体下落会伤人的。
如果我们去体育场馆,要知道这些地方有危险,并躲开危险。
一躲人多如潮涌,如果爸爸带着孩子去看足球,到了体育场馆突然看见门口有很多人,最好掉头就走,别看了,回家吧。二躲争吵和起哄,如果他在场馆里突然有足球流氓争吵、起哄,赶快躲开。三躲楼梯和门洞,为什么要躲楼梯和门洞?踩死人的都是在楼梯和门洞里,这个地方拥挤狭窄,挤在一起去以后,就在这个地方踩死。一定要记着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躲门洞、躲楼梯。四躲广告,你如果你上面是个巨大广告牌,你坐不坐?不坐。为什么呢?风一刮掉下来了,砸死了。五躲灯,你看那灯很大,万一掉下来后果不堪设想呀。大家知道长安街上那个灯看着这么点,要一个掉下来,打你脑袋上,完了!这都是当爸爸妈妈应该知道的事情,啊楼梯门洞广告牌大型照明工具,这都是事故的高发地点,所以我们要知道事故的高发地点。
我有一次去到密云县去讲课时,人家就说老师你看这个这个桥认得吗?我说不认得。那就是发生了踩蹋事故的彩虹桥,也就是我们说的事故高发点。这些大家都要知道,还有一个发现可疑物品怎么办呢?
发现可疑物品怎么办?
孤立包裹不打开,
不用脚踢不能摔。
记住地方可报警。
不要害怕快跑开。
王大伟提示:
在英国的机场上,有巨大醒目的提示警语:“如果发现炸弹,一不害怕,二不触摸,三快离开。”
小朋友见到陌生包裹,不要用脚去踢,也不要去打开。如果里边有炸弹会很危险的。那么怎么办呢?马上离开,记住地方,告诉爸爸与妈妈。
要是遇到炸弹嘣的一下炸真的爆炸了怎么办?没办法了?我教给大家怎么办,听到爆炸趴下来。只要一爆炸,赶紧往地下趴下来。如果爆炸的时候是闷的,不要紧,要是听见那个枪啊和放鞭炮的声音是一样的,一听见这声音觉得不对,一爆炸赶紧趴下来,弯腰捂嘴快离开。为什么要弯着腰跑呢?因为爆炸是成扇面的,越往底下越安全。那干嘛要捂着嘴呀?怕呛着。人潮向东我向西,什么意思呀?大家都往东跑,你可就别再跟着往东跑了,顺大流看着是对,但是你一进去了,踩死了。但是我说的这个也有一个特例,就是你一旦被裹胁到人流中去,那你不能再逆着往回跑。一旦你被裹胁到人流中去怎么办呢?那就只能随大流了跟着跑了。桥梁栏杆躲避开,旁边要遇到桥,遇到栏杆你赶快躲着,要不到那就把你挤死了。
遇到险情有预案
我说的是爆炸之后突发事件之后我们应该做什么?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我们有这么一个小歌谣叫《遇到险情有预案》
遇到险情有预案,
先救人,后疏散。
互相包扎顺序走,
优先救助未成年。
王大伟提示:
发生突发事件救助生命为第一要义。
突发事件救助顺序:第一救人,第二疏散、第三报警、第四保护现场。
突发事件要优先救未成年人。
这个地方一炸了一着火了,谁先走啊?有人说是老人先走,有人说是小孩,对不对?我们国家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里有一句话,这是世界上各个国家法律里都没有的,中国人太伟大了!它上面写的是“优先救助未成年人”这是中华民族最伟大最高贵的一个法律。
北京有一个司机开着公共汽车,开着开着,突然心脏病犯了。他一下就躺在这个方向盘上了。但是这辆车关着门,谁也下不去。这些乘客就把汽车的窗户给砸碎了,然后大家扶老携幼都跑出去了。
这个事完了以后,就有人来采访我,他们问:“王老师,这事做的对不对呀
?”我说:“把窗户砸碎做得对。大家扶老携幼都走出去了,但是有一个不对,没救司机。救司机应该是第一位的。”
突发事件发生之后我们一共有四件事大家记着:第一个事救人,能救一个是一个。第二个事怎么办呢?疏散,能散就散。第三个一定要报警。因为有时候力量不够,警察会来救助你。第四才是善后,我是不是有什么东西拉在里头了。但是处理突发事件的四件事顺序绝对不能错,你不能说先疏散,我不先救人,所以突发事件四件事呢,我们一定要按顺序一个一个的去做,这里边的顺序一点都不能乱。
说到顺序我想起这么一件事,有一个女大学生,这个上海女孩子非常的漂亮,家里是军人,家庭非常有钱。她考上了师范大学中文系,爱上了班上的一个小男孩。这个小男孩是个农民的儿子,长的个又矮又丑,其貌不扬。结果这两个人还谈上恋爱了,大学一毕业两个人就商量着要结婚。但是这个女孩要是跟这个小男孩结婚的话就意味着不能够再回上海了,就得去农村了。这个女孩想了想还是跟这个男孩结了婚,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山区当了一个小学教员而且当了一辈子。
三十年后同学们聚会,男孩子都秃顶了,女孩子都变成老太太了。大家都凑到一起一看,哎呀,这不是奇迹吗?那个漂亮的女孩和那个其貌不扬的小男孩过得非常幸福!这些同学不理解,就问这位女孩说:“你怎么不跟他离婚呢?他长得那么其貌不扬,你长的这么好,还怎么能跟他在那个山区里待了小半辈子?”
她给大家说了个秘密,她说,有一件事让她一想起就无法离婚。就是女人在产房里生孩子的时候,男人焦急地在外边等着。忽然听到里边孩子哇一哭,一般说来外边的男同志就在外边就要问问题了。这个其貌不扬的小男孩就站在门口,他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妈妈身体好吗?”里边那护士说:“好啊!身体没事。”小男孩又问第二个问题了:“小孩的身体好吗?”那个护士说:“小孩的身体也好啊。”第三个问题才是:“男孩女孩呀?”你看他俩一辈子不离婚的秘密就是因为老婆生孩子时候他爸爸问的这三个问题顺序问得对。
警之于先,察之于后
我们要记住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顺序是多么多么的重要啊!这个顺序要是不把它搞清楚了,婚姻就长久不了啊。大家知道警察是什么意思吗?叫警之于先,察之于后。裁缝知道什么意思吗?裁之于先,缝之于后。你要做一件衣服你得先把它裁开你才把它缝上。警察是什么呢?警之于先,察之于后。什么叫察呢?察就是快速反应,一遇到事我们怎么几分钟到现场。
我是中国第一个进日本警视厅的警察。那是1985年我去日本警视厅,我被吓一跳,老百姓只要一打110,四分二十秒警车就到了现场,并且85年的时候日本就有GPS卫星定位啊,当时给了我们很大的震撼,快速反应叫察之于后。
大伟忠告:真正的好爸爸好妈妈
但是大家要知道最好的警察是警之于先。所以大家知道家里头出了突发事件反应再快,那都是事后诸葛亮啊。那么真正的好爸爸真正的好妈妈是什么呀?叫警之于先,比如说明天是逛庙会了,爸爸领着孩子去看,爸爸就得跟妈妈说说逛庙会的时候人太多了,咱今年就不去了吧。孩子在旁边哭说闹着说,干嘛不去了呀?你就要告诉孩子,人太多了,要是你走丢了,要是被人踩着了伤着了怎么办?孩子好像受了点委屈,受了点伤害,可是真的到那天的那个庙会上有人被踩伤了有人被踩死了。这个爸爸不就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吗。你要真是看庙会去,全家人去的话,就叫一个舅舅好好看着,告诉舅舅你今天别的事都不要管,任务就一个,好好看着孩子。舅舅就抱着孩子,永远不能撒手啊,不光走路抱着,上厕所抱着、吃饭也得抱着,今天这事就是你的,你敢保证小孩不走丢么?
“刀伤药再好也不如手不剌口”,
过去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是一个老太太跟我说的,她说,“刀伤药再好也不如手不剌口”,也就是这医生病治得再好,不如你手不剌这个口。家庭的安全也是这样。所以我们说,突发事件我们再去救它,再快速反应都没用。最好是什么?我们能够事先想一步、看一步,能预见突发事件,这样才是家里最好爸爸最好的妈妈。
中国妈妈与英国妈妈的比较
1.英国妈妈见到包裹,让孩子躲开,跑的越远越好,小心炸弹。
2.中国妈妈见到包裹,让孩子打开看看,拾起来,交给老师,获得表扬。
3.中国妈妈遇事往好处想,报喜不报忧。英国妈妈遇事往坏处想,报喜也报忧。
4.中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里有一句话,“优先救助未成年人”。这是世界上各个国家法律里都没有的。这是中华民族最伟大最高贵的法律之一。
所以我们最后还是这句话:
学会自救和自护,
身体壮得像老虎,
肥头大耳准有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