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越想忘记却越忘记不了

(2017-12-27 09:34:42)
人经常会沉浸在问题思考中,时间长了以后,只要一有空闲,记忆中积累的问题就自动化的出现,几乎成了习惯甚至本能。最严重的是入睡前,无法控制大脑的思考,脑海中反复提问、回答,出现大量声音和自言自语,会进行大段文字的排列组合,越思考越兴奋越难睡。

     我的想法在于,人应该能对自己的思考过程「收发自如」,在需要紧张的思考的时候,迅速投入状态,但在需要放松的时候,能主动避免「思考」这个状态的惯性。——但我在任何时候,都无法自我控制地进入「思考状态」。

我的一个假设是:我们无法停止大脑的运转(自杀除外- -),但我们可以主动控制大脑运转方向和运转功率。 运动以及和朋友聊天表面上看没什么共同点,但实际上,它们都要求大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即时(注意,不是及时)处理和反馈,即时反馈不允许你进行更深度的思考。 降低深度思考的程度=大脑低功率运转。另外,有相同苦恼的朋友不知有没有注意过一点:在什么时候你最容易沉浸在各种思考中? 一个人的时候。一个人的时候,很少会需要你对外界信息做出即时的反馈。 请记住我们的假设:我们无法停止大脑的运转那么,当大脑几乎不接收外界信息,无法对外界的、即时的信息做出即时的反馈时,大脑只能选择对内部已存在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 非即时反馈本身就更容易陷入深度思考=大脑高功率运转。

自主思考这一块,我不会劝别人怎么样,但自己肯定不会放弃。从思想或精神领域来讲,我暂时能看到的只有四个层级。第一层:“婴儿”,无法对外界思想言论做出任何反馈。第二层:“稚童”,可以对外界思想言论做出一定反馈,但无一定的判定标准,人云亦云。第三层:“成人”,有自己的判定标准,对外界思想信息有理智而独立的看法,还还未形成一套成熟的思想体系。第四层:“长者”,已形成自己的,成熟的思想体系。
  思考抑制,你越想忘记却越忘记不了,因为当你想要忘记时你却又在大脑复制了一回。

       首先说说思维抑制,外国人做了很多实验,关于思维抑制,无非是思维反弹战胜了思维抑制,比如说,不让你去想“白熊”五分钟。这五分钟你会一直在想“不要想白熊”,结果就是五分钟后,满脑子都是白熊。所以自主抑制思维很难,因为思维是会反弹的。
       再来说说思维阻断疗法:当患者竖时食指时,医生即大喝“停止”,患者也随同一起大声命令自己“停止”,在进行这一步时,可使用一些辅助手段,如用一小木锤敲击一下桌子,发出剧烈的响声等。这种意外的刺激能将患者从自己的强迫性思维观念中拉回来。常见于强迫症的治疗。
      这里甩一段关于强迫症的,可看可不看。
       强迫观念主要表现 1.强迫性怀疑 患者反复怀疑自己是否说过或做过某事 2.强迫性穷思竭虑 明知道没有必要,却不能控制的反复思索一些无意义的问题。 3.强迫性对立思维 患者脑子里出现一个观念,马上出现一个与其完全对立的另一个观念。 4.强迫性回忆患者经历过的事频频出现在回忆里,不能摆脱。
    强迫意向主要表现 1.强迫情绪 主要表现为强迫恐惧,是对自己的情感的恐惧,害怕失控做坏事。 2.强迫意向患者感到一种强有力的内在趋使马上就要行动起来的冲动,但实际上并不直接转换为行动。
    强迫动作或行为: 1.强迫检查 为减轻强迫向怀疑引起的焦虑而采取措施。 2.强迫询问患者不相信自己,反复和要求他人不厌其烦的给予解释和保证。 3.强迫清洗 反复洗手,洗餐具或衣服。 4.强迫性仪式动作患者要做一定的动作,以此象征着凶吉祸福。 5.强迫性缓慢患者起病时举止行动便是缓慢的,具明显仪式化特征。
    强迫症治疗目的: 控制症状,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首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通过系统规范治疗大约60-70%患者症状改善,但仍有20-30%患者无效,需要外科治疗。
      
 
 关于思维抑制----是大脑的自我保护还是上帝的枷锁?
       我所讲的就是这样的例子,思考一件事,想着想着进行不下去。感觉被限制住了。被压抑住了。憋闷的难受。回想很小的时候,我总感觉自己的思想是没有边界的,没有想不明白的事,但随着年龄的成长,思维的限制便会越发的严重,很多时候想东西想着想着就进行不下去了。
      我们不能否认无论生理还是心理,我们都有着诸多自我保护机制。无疑这种思维的抑制也是我们人类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因为,若是思维信马由缰漫天烂漫,我们早就进精神病院蹲着去了。
 
       心理的自我保护,这个我是清楚的,当人们由于某种原因,将要或是已经陷入紧张焦虑的状态时,就可借助心理自我保护机制来减轻内心的不安于痛苦,以更好的适应生活。
        其实我还是蛮幸运的,写这篇文章也是给自己看着玩的,亦或是大博客写出的或是看的人多了,总会蹦出一大堆的百度专家弄出一大堆复制粘贴过来的东西跟我讲道理。没意义,我只想知道,是什么限制了我们的思维。
        诚然,我们大多的学者都是出身唯物主义,我们看到的,包括从小到大所接触的,都是唯物论的世界。实际上,心理学的发展限制也是如此,心理学起源唯心论,先今却在用唯物论进行解释岂不天大的笑话。我只是井底之蛙,不知道的东西太多。而今,我只想知道,是什么限制了我们的思维,是什么夺走了我们的创造性思维。
         

      我们现有的思维都依据于我们自身的知识以及经验,来分析和理解我们所接触到的和我们看到的,所不能理解的,发现没有,没有什么是不能用我们现有知识解释不了的。回想一下,在我的记忆中,除了鬼神之事(长这么大就没见过,言之凿凿见过鬼的人去看中央十的探索发现去,相信你会找到答案的。言传为虚。),貌似没有我们现有知识体系解释不了的。那问题来了:要发明家何用?他们是如何思考出我们无法思考的东西的?
    这里会有人说发散思维的问题,思维如果不发散,那就不会全面的透彻的研究问题。那好,思维是点?线?面?思维至今无人可说清究竟是如何的。它既是多元的,也是多维的,包含了时间、空间、质量。思维的奥秘岂是我等黄口小儿可胡言之?所以就此罢口。
    这些凌乱的段落,不是因为我疯了,而是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去罗列这个结构去陈述。那就讲讲为什么我要写这些。
  关于思维抑制----是大脑的自我保护还是上帝的枷锁?
      
        主人公以嫌疑人的身份被卷入了一个神经兮兮的侦探所负责的包含了时空穿梭、灵魂转换、超感知人类等等科幻大杂烩的案件中。这类题材不少,但是真正吸引我的是编剧对于蝴蝶效应的诠释,以及一个大命题:人是否能改变过去。实际上讲,按照量子物理学理论讲,时间旅行成立的先决条件就是一个自治、不产生矛盾的环境状态。它允许回到过去时空,但禁止一切可能在未来导致悖论产生的行为。量子态隐形传输会决定此人在时间旅行中“有所为”且“有所不为”,即使重返历史之旅能够实现,人们也不可能改变历史。就此,我开始思考,我是否能,或是我该怎么遇见一秒钟前的自己。
  思考的结果就是,想着想着,觉得自己能想明白,但又在答案快出现的时候感觉被强行停止了。我知道,我的想法很可能是错的,而且,现有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模式和我的所想之事出现了矛盾,思维的自我保护。但是为什么么想象的时候就没有思维的抑制?百思不得解。
  为什么牛顿爱因斯坦霍金就能想到我们想不到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