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扭曲
(2014-08-14 17:41:11)
标签:
情感 |
心理扭曲的人通常是逆向心理。往往对于某种事物发生会感到抗拒。心理扭曲就是从外界得到的信息经过大脑后被自闭的心里给扭曲了,形成了错误的认识,进而影响到了一个人的行为,有人格分裂或忧郁症的趋向。比如,会有“我为什么活着?”“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死去了?”的这种心理状态,在遇到被同学欺负的时候会有一种杀死对方的冲动。
心理变态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偏离常态,也就是病态心理。此时的心理行为者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判断。但自己会利用这些认识来服务于自己的变态心理。比如想对某个女性进行杀死然后奸尸,他会着手准备,了解对象的生活方式,常去的地方。当他要实施的时候,发现附近有警察出没,他便会临时取消这次行动,伺机再动。
病态原因
心里扭曲的程度也和形成的原因有关,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也不同。
例如认知矛盾产生的心里扭曲,是一些疯狂的科学家,艺术家容易产生,对人文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而由社会环境引起的心里扭曲则会对社会治安造成危害,养成不良的风气。
造成心理扭曲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家庭中遭遇不幸(受虐,暴力,父母离婚等),或在学校长时间被同学欺负等。
通常是不好的,如:事业不顺,突遭灾祸,等等,都会造成人内心对生活和社会的一种厌恶感,从而心里发生扭曲。
如果长时间的保持这种状态会产生杀人、自杀、自残的念头。
主要表现
1.常常会在晚上哭泣。
2.会经常出现杀人、自杀、自残的念头。(多数会去实现)
3.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倾向。
4.因为长时间的不与人交往或在交际圈中处于被人嘲笑的地位,会有幻想出另一个人当做自己的朋友。严重者会变成精神分裂症。
5.性格孤僻,狂暴,易怒,无好友。有虐待动物的倾向。
6.多次盗窃,毁坏公物,逃学,旷课。
7.有抑郁症的倾向。
如符合2点以上就可以判断是心理扭曲。
心理扭曲具体表现:
1. 自卑型。自卑型扭曲心理大多由于对自己不够自信或因某种挫折、失败而产生的。人们在生活、工作登过程中遇到挫折或打击,容易使人产生自卑,但一般情况下还不至于出现自卑型扭曲心理。自卑型扭曲心理与个人的自闭性格有关。
2.
嫉妒型。嫉妒型扭曲心理主要产生于主观的嫉妒。由于出身、学习、社会分工、社会分配、社会地位、工作环境等原因,造成不平等、不公平,产生了贵贱贫富、畅达与败落的你我他,嫉妒心理油然而生,原本也是情理之中。但过度的攀比和嫉妒就会使原本不理性的心理产生过大压力,导致扭曲心理。
正常的一句话,在扭曲的心理中被认为是讽刺,别人取得的一点成绩变成了对她/他的刺激,别人的失败反而成为了他/她的安慰;更有甚者,整天打听别人(包括朋友、同事)的成败,整天诅咒别人的好运,对别人的不幸总是幸灾乐祸。
3.
自以为是型。顾名思义,这种心理的根源主要是自以为是,自诩正确。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认为自己就是比别人强,自高自大,专横跋扈,不能理性,不能客观分析,片面、偏执,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目中无人。另一种是害怕别人比自己强,故作清高,傲慢不逊,声色厉人,直至自欺欺人。
4.
自私型。自私作为人的属性之一,有主客观之分,主观上的是计较个人得失、有私心杂念、使坏心眼、不顾情意、不讲公德;客观上的则表现为为达到个人目的,多吃多占、诬陷他人、侵吞公款、杀人越货、铤而走险。它经常与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概念连在一起。自私之心自古有之,也是万恶之源。
5.
虚荣型。虚荣即讲求表面上的光彩和荣耀,表现为虚荣心理。心理学认为:虚荣心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一种追求虚表的性格缺陷,是人们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的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
6.
幻想型。幻想是指向个人所希望的未来事物的想象过程,本来没有什么问题。但过度不切实际的幻想也会造成心理扭曲,造成脱离实际,想入非非,整天生活在虚拟的世界里,长期以往,会患上幻想症,严重者形成心理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