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压力才有动力
(2012-03-29 14:36:14)
标签:
杂谈 |
有一个体重150公斤的小伙子,他求牧师赐予一位美丽的姑娘为妻,牧师答应了。第二天小伙子一开门,就见美丽的姑娘站在眼前,他兴奋地就要上前拥抱,姑娘闪开说:你太胖了,如果你能在两个月内追上我,我就嫁给你。说完姑娘就跑了,小伙子在她后面追呀追,终于在两个月后追上了,这时小伙子的体重下降了30公斤,姑娘答应第二天就嫁到他家。
次日小伙子一开门,看到一位奇丑无比的姑娘站在门口,姑娘说要嫁给他,小伙子吓得拔腿就跑,丑姑娘就在后面穷追不舍,两个月以后,丑姑娘终于追上了小伙子,小伙子的体重又下降了30公斤,这时的小伙子变得健壮而帅气,姑娘恢复了原来的美貌,两人结为伴侣。
第一个30公斤是靠动力减下去的,第二个30公斤是靠压力减下去的。
牧师的目标是让小伙子体重减60公斤,如果让美丽的姑娘用4个月的时间一次性完成,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动力的持续时间没那么长,小伙子会因绝望而放弃的。所以牧师用了这样一个动力和压力同时产生作用的方法,使小伙子达到了目的。
有句俗话叫:有压力才有动力。在物理学上,是瓦特工作的总结
片面的说应该是这样的,确切的说应该是没有压力差就没有动力,凡是靠压力来获取动力的机械如蒸汽轮机、燃气轮机、水轮机、喷气发动机等都是靠工质获得高压能量后向低压侧流动而产生机械能动力,所以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当然这句话在哲学上说也有意义,人的精神动力也是靠思想压力产生的
当一个人处于压力状态时,精神机器就会发动,以高于平时的动力去思考去行动,所以说有压力才有动力。相反,当处于没有压力的状态时,思考与行动都会相应的减慢,没有说失去了动力。
目标-产生压力-新的动力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作“压力”。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形变。例如,用木棒从各个角度挤压面团,可看到,当木棒离开后,面团上留下一个个的凹坑,这种使面团发生凹陷形变的力为压力。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使物体表面凹陷的力。其中“作用在物体表面上”一语,意味着表面上各点都是压力的作用点,“垂直物体表面”是压力的方向,“使物体表面凹陷”是压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例如按图钉,其方向可以与墙面垂直,可与天花板垂直,也可与水平桌面垂直,无论这个面如何放置,压力的方向总是要与接触面相垂直的。这是与其他力的一个根本区别。
以上是以物力的角度来解释压力,我们常常感受到的是生活中的压力,又如何解释呢?
什么是压力?- -
压力不是一种想象出来的疾病而是身体"战备状态"的反应,这是当我们意识
到某种情形,或者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情具有潜在的威胁性的时候做出的反应。当
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大脑分泌出包括肾上腺素等的激素。肾上腺素通过血管流淌
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当这些荷尔蒙流到心脏、肺和肌肉的时候,一种特殊的生理反
应就发生了。
"战备状态"反应的症状:
压力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
警戒状态,不能放松,放不下这根弦。紧张不安和焦虑保持在身体中并随着我们遇
到的每一件能引起紧张情绪的事情不断积累上升。
如:你想学打羽毛球,你就有了目标了,然后分解后,你一周要打几场,你会思考战略上如何赢,产生了动力,这样水平就会慢慢的提高,达到设想的目标。
如果你连学的想法都没有,就失去了目标,也没有行动,心中也没什么动力。
物理学:柴油机失去压力他就没了动力,不能工作。
在心理学上,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这句话是怎么解释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