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的三种境界
(2009-07-29 23:13:46)
标签:
杂谈 |
心理咨询师在这一行里通过自身不断地学习,个人境界也常常在不断提高。这正是心理学的魅力所在——每一个全情投入于这一领域的人,最终自身也会获益良多。
到了第二种境界,心理咨询师拥有了更多的心理能量,自身的情结也解决了不少,他们成为了比一般人更健康的人,或者叫自我实现型人。他们肚子里面装了更多的知识和智慧,变得沉静下来。当你靠近他时,你可以感觉到他内在很自信,但这种自信已经不再给他人以压力。他不会主动谈及自己的成就,表现出低调和稳健。他神情内敛,对人和气,接近他就想靠近春天的太阳般的温暖和舒适。他明白自己的职业角色和本人真实自我的界限,也了解自身的局限。他从来没有想要把自己描述成一个没有缺点的完人。他可以坦然地谈及自己的不足之处。明白自身的弱点,已不能让他感觉到是一种威胁。
他断不会陡然指出别人的所谓的心理问题,尽管他能清楚地感觉到周围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在某个适当的时候,也许,他会通过某些委婉的方式让你明白你可能还存在着需要解决的心理情结。然而他的方式是如此隐晦和温和,以至于你不可能受到任何伤害,更不会让你在很多人面前难堪。你会感激地发现,他所说所做,基本上不是为了证明他自己,而是出于对他人真诚的关怀和爱。这样的心理咨询师,常常会得到很多人的爱戴和崇拜,即使是同行,也要禁不住要对他表示尊敬和欣赏。他们的人际关系就要比处于第一种境界的人好多了。在咨询中,他采用的无论是哪种流派的方法,人本主义的精神都会贯穿始终。他的咨询过程表现出踏实和沉稳,追求咨询的质量胜过追求咨询的速度。
到了这一步,应该说已经达到了常人所无法企及的高度。然而我惊诧地发现,居然还有第三种境界。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叫我怎么来形容这样的咨询师呢?只能用我有限的文字来尝试描绘这无限的体会吧……就象小小的山丘,也羡慕着高山的风采啊!
第三种心理咨询师,他已经没有了角色的概念,整个人都和谐统一了,因而他并不会特意地装扮自己。当他出现在你面前时,你也许会觉得这是个特别朴实平凡的人。这时候的他,经过修炼和顿悟,已无所谓自信不自信,自卑不自卑,当你靠近他时,不能感觉到任何外显之气,只能感觉他的内心,就象大海般的深湛和平静。无论是直接的或委婉地,你都不会听到他对别人所下的结论或评判,他也断乎不会指出任何人的任何问题。哪怕他只是心神合一,静默少言地呆在那里,你也能感觉到从他身上发散的那种对全人类的悲悯之情。这博大的,完全没有偏见的,淡淡的无形之爱无声地影响着周围的人,令罪人在他面前也不觉羞惭。就象孩子绝不会因为在慈爱的父母面前露出生殖器而羞愧一样,你也绝不会因为在他面前自然地表现出弱点而羞愧。尽管他从来没有对你说过关于你的弱点和问题,但他是如此这般的深湛和平静,当你靠近他时,自然就会照出自己的影子,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还有那些丑陋。
到了这样的高度,他的存在就是一种治疗!一切的流派一切的技术都隐退了,只有这化育万物的精神存在……
心理咨询师的生存状态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光鲜亮丽:“我们付出并损伤了高端的情感和情绪,心理咨询并不像工厂生产一个产品那么简单。”“我是一个凡人,平常看到电影里一些悲伤的镜头也会落泪,何况一个活生生的人在你面前伤悲?”“从早晨哭醒,到上班路上,我真的不开心。这个女人已经影响到我”。“……心理咨询热线的情感主持人最后自杀。”由于工作原因,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中所了解到的社会黑暗面及负面信息是大多数人的N多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个职业是一个危险的职业,心理咨询师是高危人群!那么,心理咨询师在职业生涯中如何先让自己保持心理健康呢?心理咨询专家陈智雄提出了《心理咨询师心中的道》:
“一名心理咨询师不需掌握天下知识,只需心中有道。
道是什么?爱。
道是什么?学习。
道是什么?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
道是什么?上班心理咨询师,下班闲人一个。
心理咨询,或许就是这么简单。”
[注释一](1)没有爱,就做不好其他三道;(2)学习,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3)尊重,尊重不同的价值观等;热情,营造热情、温暖的氛围;真诚,“真”与“善”、“美”往往是连在一起的;共情,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需要修炼;积极关注,适度关注积极面。
[注释二]“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可参考“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郭念锋主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第53页——第63页。”
陈智雄认为,在正式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之前,首先要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让自己的心理健康保持在一个良好的水平;然后,在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之中,只要掌握“心理咨询师心中的道”,上下班有清晰的心理定位,就可以大大地降低心理咨询师本身遭受负面情绪影响的机率了!其中,不要忘记:及时向心理咨询师督导咨询和学习也是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凤凰网心灵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