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阳光思维

(2008-11-16 08:49:41)
标签:

杂谈

12月10日晚7点,四川大学学工部副部长、著名心理学专家格桑泽仁教授做客我院锦城大讲堂,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讲座——“阳光思维”。

  讲座还未开始,学术报告厅早已座无虚席。在热烈的掌声中,格桑教授充满激情的开场,振奋了在场的所有人。他告诉我们,要以一颗明朗的心面对生活。随后,格桑教授组织同学们一起游戏,在精彩的游戏中引导同学们:生活要学会放弃才会走得更远。

  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教授请了10位同学上台,对他们进行了催眠,向同学们展示了他独创的催眠技术,神奇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现场气氛格外活跃。接着,他阐述了自己独创的“不倒翁”理论,并告诉同学们成功的三个秘诀:一、帮成功人士做事;二、和成功人士合作;三、请成功人士帮你做事。讲座最后,同学们积极地向格桑教授询问关于心理学等方面的问题,格桑教授也耐心详细地做了回答。

  “迷,则行醒事;明,则择事而行。”格桑老师以这句他自创的格言结束了本次讲座。本次讲座反响热烈,同学们也对心理学这个学科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昨天傍晚七点,格桑老师来我们学校做讲座。气氛相当热烈,本来是教科院的活动,也来了很多外系甚至外校区的学生。我自然也是抱着一种给自己好好上一课的心态去听的,后来所见所闻和我想象的实在有太大差距

先声明,这里不是要抨击谁,不是要批判谁,只是发表我,或者说,我周围同学的共同看法,毕竟亲眼所见能抵过一百篇新闻报道,以下描述全部属实,我以人格担保

潜能开发,这是格桑老师一再提到的。这之前他先让四个男生用最常用抬物姿势从腋下,膝盖运力抬起一个男生。然后便要求用两根指头——注意,这里的两根,不是手上随意两根,而是先合掌,两根食指并拢,大拇指翘起,剩下六根指头交叉并拢,之后每个人要大喊“力量”给自己暗示,直到格桑老师用力都不能按下每人的手臂,方由这四人再次把男生抬起。格桑老师后来也叫四个女生用同样的方法抬起那个男生

—————之后我们在寝室直接用这样的手势很轻松抬起了最重的女生(126斤),不用借助任何外在暗示,我可以说,即使是那个男生,同样可以直接把他抬起来。这种手势实际上本来就借助了8根手指的力,甚至在抬之前还受到了外来的刻意重压,有压力才有动力,那么手腕会比用“两根手指”之前的那次有力也是正常反应了。而且我想暗示并不只限于“力量”这一种语言的力量,那时的那句“用两根手指甚至可以比刚才举得更高!”也有相应的暗示语在里面了:做下一个动作,你们要比刚才举得更高

而事实上是我们根本不需要任何暗示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轻松抬起一个体重正常的人

催眠:这仿佛是格桑老师的每场讲座必表演的项目,我绝对相信格桑老师对催眠术真的很有研究,但其中的一个细节让我疑问甚多。催眠术当时实施在三个人身上,一人中途醒来,一人在做承重表演前好象出了问题被抬下去,真正实施承重催眠表演的是一个穿暗红T SHIRT的男生,格桑老师的助手兼学生也就是林青雅(音译,如有冒犯请包涵)找了一个瘦的女生站在他身上,不到5秒,便把女生抱了下来。此后老师便开始唤醒这个男生和被抬开那个白衣男生,此时我说的疑点便出现了,白衣男生醒来时表情很茫然,而红衣男生醒来的第一个反应便是拍肚子上被踩上的灰

这时场下有部分骚动,于是老师马上解释说催眠结束时,他可以控制被催眠者的记忆,比如他要他记住他就能记住,他要他忘记,被催眠者就会醒来什么也不知道——我们绝对相信有催眠师有这样的能力,不过这样惊人的能力为什么没有事先说一句“大家注意了,等下我要唤醒这两个男生,他们的反应各有不同,请大家仔细观察”,而是发现下面有骚动才开始解释?不好意思我们也学的是心理学,对人的性格在他日常言语行为的表现还有一些了解,从老师一开始对自己事业的骄傲和能力的肯定,我想老师绝不是这种在明明是彰显自己能力的时刻却没把握好机会的人吧

而事后这样的问题得到了最好解决,我室友刚好站在那个红衣男生的身旁,听到他自己描述是从头到尾都保持着清醒的意识,因为老师一直在他耳边说要配合他之类,他才有意识的挺直身体,自己被抬到桌子上,有女生踩在他身上,他都很清楚。(之后不到一分钟有个随老师而来的男助手跑来要他的电话号码,说老师有事要跟他说,目的?????)

在此我只想说,催眠实验,不管是真是假,出纰漏是很常见的事情,但若有失误还用另一个谎言来补救,请把话说得高明一点

 

家庭场:我只能说我不能凭借我这几年学到的知识来解释老师发明的这种缓和家庭关系的治疗方法,实在是很惭愧了!!!

似乎对老师来说,当一个人的家庭问题要解决,他(她)报出家庭成员,然后让不相干的人来扮演(只对他们说“想象你自己是他的XX”之类),让这个有问题的人把他们摆出自己心目中成员的位置,然后每个成员再按自己的舒适程度站到自己想站的地方,如此的阵形,便一定能反映出这个人的家庭关系(???!!!)对不起我真的不懂了。老师更很自信的叫林青雅自己做这个治疗,并且相当肯定她的声线与这项治疗的契合度,而且“所有家庭场的治疗,我一直都让青雅负责做”

而我们看到的是这位学姐在猜测母女关系疏远却得到否定答复后尴尬地说了句“那妈妈是不是觉得自己现在的站位不对呢?你觉得该往哪站?”扮演母亲的自然朝女儿扮演者靠拢——非心理学专业者都能看出暗示的明显,于是下面再次出现嘘声。我不否认上台因为各种外因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失败,但不是所有的家庭治疗都由这位学姐负责么?说句不好听的话,这种外行人都不会犯的砸牌子的错误,我们还能怎么评论??

而后来老师的补救更是无力了“也许你和你妈妈表面上亲密,其实内心存在一定的隔阂,只是你没有发现”。后来的站位解释,我觉得根本是在用一种模棱两可的方式解释,两人对站可以理解为亲密到所有秘密都可以分享也可以理解为是对立,老师,还有之前的学姐,不好意思我都很注意你们的眼睛,你们揣摩你们的推测时,眼睛不断在看被治疗者的表情,并且眼神在试图获取甚至要求有可以肯定或者否定你们推测的信息。从这些信息你们不断的改变着自己模棱两可的言语的方向,以试图获得一个肯定自己能力的假象

我想起以前漫画书上的一个占卜师对别人说的第一句话“你的父亲,不在”,父亲逝世的人的表情和父亲健在的不一样,于是若是健在,再说“我的意思是,你的父亲……不在你的身旁……”

心理医生确实该察言观色,但若是假借某种新颖的方式,明明是从别人脸上得到的信息却要神化成所谓的场理论……对不起,站不住脚的,这世上,似乎没有人是可以取代一个自己不认识的人的家庭成员的,他或慈祥或暴躁,你怎么确定这样一个人上来可以代表你父亲的心境??如果真的有人觉得可行,请拿出完整的理论。那种让被试者当着1000多人面前做出正确判断的行为本身就是值得三思的,再加上老师“我认为你其实是……你虽然没有认识到,但你现在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呢……”之类的煽动性语言,不能对老师的新治疗法得到大家认可有任何帮助吧?

还有,不知道老师有没有在其他讲座讲什么自己写了个道字后面一个天字就有个老头拿了两瓶酒拦在高速公路入口说自己等这个写字的人等了40年的故事,若是真的也请不要常常提起,至少我们都认为不可能,不是故事不可能,是发生在您身上不可能罢了

本来听到老师说自己对“世界上15位名人进行了自我潜能开发的研究”,想要多听这方面的研究内容,竟然只提了纳粹党的敬礼便一语带过……苦笑……

我去听这堂讲座是为了学知识,同去的只要对心理学有所了解都很失望。也许对心理学不了解的学生会觉得简直是神奇,而我们只觉得这样的讲座除了更加让心理学妖魔化还有什么帮助??若是临近高考的学生还可以称为缓解压力,而成心要学习些什么的我觉得似乎学到的只是不要过分相信所谓的权威罢了…………

我相信老师绝对有料才能来讲座,但还是那句话:

你可以尽情地研究佛经同时说你有多博学,但不要把自己神化

我想我会尽力考上霍大同的研究生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