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支配和知觉支配
(2008-11-12 00:02:51)
标签:
杂谈 |
“观念引起运动,运动加强观念”。通过暗示适当地加以诱导,观念运动就会加强,同时,也越来越容易施加暗示、出现所谓的“被暗示性的亢进”现象。
第—期催眠状态对患有的选择性不高,一般的人都能在长则数分钟,短则—分钟内进入这一状态。
浅度的催眠现象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就可以见到,例如人们称之为“发呆”“出神”的现象即是如此,少年儿童最多见,所以说对少年易施加催眠术,这与他们的思想单纯、情感体验肤浅有关。“发呆”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忽然被什么事物所吸引;再则是自由联想或空想所诱发。儿童“发呆”如不被惊醒而任其发展下去的话,有时容易进入睡眠。成人“发呆”到一定的时间,即使没有其它刺激原因一般都能自然觉醒。这个过程也是一种观念运动的过程。
第—期催眠状态的主要要特征是运动支配。在这一时期,催眠师可支配被试的肌肉运动,也可令其产生硬直状态,巴甫洛夫谓之“强直性昏厥”,即“身体的某些部分长期保持着外部力量所造成的姿势”。
这就是说,若被施加—次暗示,则对与此相同的暗示来说,被暗示性会得到提高,若反复几次,就会出现明显的被暗示性亢进现象。这叫做“等质性亢进”。而被暗示姓提高到一定的程度,便可推而广之。对其它暗示也容易接受。例如,对两手合掌放在面前的人暗示说:“把手分开”手使会分开,如把这一暗示反复几次,手分开得更快,出现等质亢进现象。手分开后接着暗示“手往上举”,尽管这是与先前不同的暗示,也会立即对阵这一暗示进行反应,轻易地把手向上举起。如果能达到这种程度。让他把举起的手放下,放在膝盖上、或放在膝盖上的手石要移开等都能自由地进行。等质性亢进加以一般化、泛化,对其它的暗示也就容易感受,这种现象叫做暗示性的“异质性亢进”。如出现一般性的被暗示性亢进,就已是一种明显的催眠状态了。
第一期催眠状态以后,如果进一步引向深入,就会出现一些特定的生理反常现象,我们就说他已经进入第二期催眠状态。此时,通过暗示能明显地支配感觉。只不过,若不施加任何暗示,在催眠中感觉一般是迟钝的,任何感觉器官都会变得迟钝起来。例如,此时针刺他的手背皮肤。几乎看不到他有痛苦的表情,手也没有回避性的条件反射。反之,如果暗示感觉器官发挥效力,则感觉马上便会过敏起来。这种感觉过敏的情况一出现,我们就说他已经进入了中等程度的催眠状态。
到了第二期,通常首先是触觉受支配,引起触觉迟钝。其次是味觉、嗅觉,最后听觉是、视觉受到支配。不过,也有不按这一顺序发展的情况,有人能引起幻视,但不会引起触觉异常。
听觉过敏的实验,常有这样的例子,将被试催眠后让她听机械手表的声音,在正常状态下隔3-5厘米远便听不见,而在催眠状态下在2米远的距离上也能听见。
视觉过敏的例子有,如选四张扑克牌,红桃或方块,自己看正面,让受术看看反面,示意说“这是红桃”,“这是方块”。然后认真地一张一张抽出,仍旧将牌反着交给她,叫她拿出红桃或方块,她能完全猜中。正常的感觉情况下,扑克牌反面花纹的细微区别是察觉不到的,但在催眠状态下能够看清楚。
在催眠状态中,这种感觉过敏现象是由于注意力已全都集中于一点所造成的。与此相反、也能通过暗示诱发感觉缺失。例如,一面抚摸他的手,一面暗示皮肤不会产生感觉,以后,用手掐或针刺、他都显出全然不知的样子:触觉、痛觉是持别容易引起的感觉缺失,不仅对皮肤,对粘膜也是如此,所以通过暗示能立刻消除咽喉部的肿痛。痛觉缺失现象也被利用于外科、牙科手术和分娩之中。对手术和分娩来说。不仅能通过催眠术使痛觉缺失,且能消除患者的不安情绪,这点意义是很重大的。催眠助产
方法之二是“无痛分娩”。在产妇生产前指导她做放松训练,给她做几次催眠,提高其易感性,或施加必要的后催眠暗示指令。这样,分娩时,可使她很快进入催眠状态,在这状态中暗示其身体放松,想象子宫颈张开、律动、收缩,通过产道将婴儿慢慢地挤出来,暗示其在生产过程中不会感到紧张,更不会感到疼痛。由于中度催眠状态中的高暗示性,使产妇可以更随意地控制局部肌肉的运动,诱发痛觉缺失,使生产的过程更为顺畅,并可有效减轻甚至于消除痛疼感。
在国外,刚开始采用这种技术时,也是受到了很多人的怀疑,但1989至1990两年时间里,英国的高尔·莫撒博士为150名妇女做催眠助产,结果显示,采用这一技术可使分娩的时间缩减一半,初产妇女的分娩时间由平均10小时减到5小时。
中等催眠状态下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引起错觉和幻觉。“幻觉”完全是想象的产物,“错觉”是感觉和想象的混合物。催眠状态能够使视、听、味、嗅、肤等感觉产生错觉或幻觉。 暗示说“我听见了飞机声,请休注意听。”如能听见。则是一种幻听。
对闭着眼睛的被试说:“蓝色的大海,海鸥在飞翔,海浪声声。”如能看见海和海鸥则是一种幻视。这时的幻视近似做梦,但比萝更清晰。如再能听见海浪声、则就形成复合幻觉。如果给他一根木棍和白纸说:“请用这笔写你的名字。”这种把木棍当笔的现象是一种错觉,而在白纸上并没有写出自己名字看成写了的现象,则是一种幻视。
对温度的错觉试验是,暗示说:“天寒地冻自己光着双脚、站在冰冷的雪地上、真冷啊。”一会儿,他就会面色发表、全身寒战。然后又暗示‘太阳出来了。冰雪消融。太阳光非常温暖地照在身上,你身上越来越暖和。”。要不了多长时间,他即出现面色转红,寒战消失。如再在其手背—亡放一硬币说;“手背上的东西是一枚烧红的硬币,很烫了,受不啦”。他会忙不叠地将硬币丢开。这过程中甚至能看见手背皮肤发红。有的还能起小水泡。
把水说成酒给他喝下去,这是错味。或将没有气味的木片当成檀香木、或随便说一种气味问其闻到没有,如能闻到,则就是幻嗅。
没有的东西感到有。这是一种幻觉,被称为“正幻觉”。相反,有的东西感到没有、也是一种幻觉,被称之为“消极的幻觉”或“负幻觉”,这种消极幻觉只能在较深层的催眠状态下才能诱发出来,而且以小学生多见。
对一期状态我们还应该明确,就是刚开始施术时的一种特殊“过渡状态”,这时的表现是:眼跳、含泪、眼疲倦、眨眼增加,进而手足疲倦,意识开始趋于模模糊糊:这也是通过催眠才出现的表现,它近似于睡前状态,但又不是被试平时自然产生的。而且有些不敏感性被试、特别是老年人,我们无论怎样施术,他只能出现这些表现,即进入“睡眠前状态”。在这状态下,我们也能进行催眠分析治疗,临床上,也可以取得一定的疗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