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LP教育篇

(2008-10-07 10:21:25)
标签:

杂谈

NLP的应用是围绕着一套原则或主要信念。成功地管理孩子的行为亦有赖于你自己的态度,信念及价值。它帮助你清晰自己的价值观及其对你与学生关系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和课室的行为管理最有关连的NLP原则。你未必全部相信,但请‘假设’自己全部相信而行动,你会发觉转变随之而来。建议方法是基于以下原则:

    1. ‘行为可以提供最多最准的资料’

    说话中的词汇,只占沟通的极少部份。你的声音,语调的高低快慢所带出的效果远比说话本身有力。而身体语言更是沟通的重心。你的任务是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行为语言”去管理你的学生。即留心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不要尝试去解释或猜臆─你不需要知道他们‘为什么’这样做。NLP觉得要达至双赢局面,找出‘他们怎样做现时所做的事’较为重要。

    2.‘行为并非人的本质’

    要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清晰的概念。作为老师,请小心表达你不能接受的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他的‘身份’。这是源于Robert Dilts所研究的思想层次。

    3.‘每个行为背后都有其正面意向’

    你可能不察觉,每一个人的行为在某处地方,某个层次都有其正面意向。从你自己的观点来看,你可能很难认同。你需要从对方的角度来看,才能感受到对他们来说的意义。无论如何,他们的行为对他们来说都是有意义或是保护作用的。行为管理其中一个重要技巧是解读行为背后的意义而非单是集中于行为本身。可以问问自己:「这种行为代表什么?」或「学生觉得这行为会满足他什么需要?」

    4.‘情绪是存在的’

    人人每日都要处理情绪。它们是真实存在的,就算是自发的,也会影响你的行为。情绪其实是自己个人经验的理性及感性产生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是由你自己衍生出来的;一旦出现,你便需要在和孩子的互动关系中作出平衡。

    5.‘并无难于处理的孩子,只有难于处理的关系及不善变通的老师’

    ‘难于处理’的孩子是你对他的响应未能作出弹性处理,拒绝与他继续沟通,因而放弃的孩子。对抗未必是他们的本性,而只是你自己能否弹性处理响应的能力指标。这个建议可能很难接受,更遑论要相信它;但请留意相信它后所带来的不同反应。

    6.‘沟通在乎所得到的响应’

    很多沟通者都忙于表达自己而忘了留意沟通的效果。最能知道自己究竟沟通了什么就是聆听及留心对方的响应。你当然知道自己想表达的讯息,但当对方的响应显示出他接收到不同的讯息时,你就明白你所发出的是「错误讯息」(missage)。他们既然接收不到,你就需要作出调整,转换一下演绎方法,使他们明白「正确讯息」(message)。

    7.‘所有孩子都有所需的资源去面对每日的挑战’

    孩子常因「不在状态」而无法找到适合资源和方法去改善他的行为。焦虑可以扭曲行为而负面情绪更令思想停顿;解决问题的能力亦随之而去。故此释放或降低焦虑感是帮助孩子寻求改善行为的第一步。

    8.‘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蓝图’

    地图只是一个象征 / 代表,并非真实的世界。我们以自己的词汇去形容自己的观感,继而建立自己的世界。通常我们会从观感中选择自己有兴趣的事物。过往的经历和学习帮助我们决定关注外界那些事情。两个目睹同一宗车祸的人,可以有焕然不同的描述。两个看同一幅图画却看到不同的景象。我们所描述的只是自己脑海中的影象─它只存在于我们自己的脑海。它并不是原本的事实。

    9.‘孩子的响应是针对他自己的内心世界─而非你的内心世界’

    上述说法的后果是孩子作事的目的是为他自己,不是为你!他的行为对他的内心世界是有意义的。你必须进入他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改善他的行为!尊重孩子的内心世界可以增加亲和感及加强坦诚的沟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