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影收藏:罗马假日(2)

(2008-09-13 00:44:21)
标签:

罗马假日

影评

奥黛丽赫本

格里高利派克

娱乐

分类: 电影收藏

罗马假日(电影资料收藏,非Ad)

 

相 关 影 评:
    就影片的娱乐效果和艺术价值而言,《罗马假日》是一部叫好叫座的经典之作。导演威廉·惠勒将罗马的名胜风光生动地溶入剧情之中,英俊潇洒的格利高里·派克亦与奥黛丽·赫本十分般配,将一部浪漫爱情喜剧演绎得十分温馨悦目。
                     ——著名影评人 唐 瑶

    如果没有奥黛丽·赫本,《罗马假日》也许不会获得如此大的成功,也许不会有今日的经典地位。而23岁的赫本第一次主演电影就荣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可谓绝无仅有。时近50年,《罗马假日》仍是浪漫爱情电影之代表,至今无出其右。
                      ——网友 阿 乌

    这部浪漫爱情喜剧几十年来一直是电影观众和影评人必提的经典。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几乎所有的老片都被处理成彩色,只有包括本片在内为数不多的几部黑白影片遭到禁止。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它的艺术性都完美无缺,堪称黑白片时代的完美佳作。
                        ——佚 名

   《罗马假日》像一张朴素别致的小小圣诞卡,令我深深体味梦幻般的浪漫,又像可口可乐,甜蜜里带有一丝苦涩,你会希望天天喝到它。
                        ——网友留言
---------
爱过才知情重,醉过方知酒浓。爱过,经历过,比什么都重要。只有在这时刻才知道:咫尺天涯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金凤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你可以把这段记忆风干,在很多年过去后,助你在火炉旁边下酒,那时的你,不喝也已经醉了吧?

很多话是说给别人听的,很多事情是做给别人看的,其实千言万语,不抵你轻轻的一瞥。奥黛莉·赫本饰演的公主目光轻轻一转,千种风情,万般无奈,尽在不言中了。

影片讲述高贵任性童心十足的公主,在皇宫外游荡的两天时光里,不但爱上了五光十色的平民生活,而且还爱上了一位英俊潇洒的记者乔, 作为美联社驻罗马的记者,乔的工作并不顺利,经济上也出现了问题,已经欠交房东数月的租金,但刻板的上司并不理会他的困境,只关心出位新闻和报纸销量。本来遭遇落入民间的公主是乔的绝好机会,是他职业生涯的转机,不但可以一夜成名,也可能从此飞黄腾达。但他最终没有跌入追逐名利的怪圈,只是悄然地把一切埋藏于心底,把自己与公主短暂相处的美好经历和影像永留记忆,为了所爱之人和纯真爱情默默地忍受分离的折磨,这一切只因为爱,只因为一段刻骨铭心的、难以割舍的爱……

这个世界上,总有些东西堪称永恒,电影《罗马假日》就是其中之一。半个世纪以来,数以亿计不同种族、国籍和年龄的观众,被银幕上大不列颠公主安妮和美国记者乔·布莱德里的爱情深深打动——尽管他们的邂逅只持续了短短24小时。

《罗马假日》是爱情文艺片的典范,片中毫无大制作大场面,情节也简单得很,但清纯的公主和年轻的记者之间的爱情感动了每一个人,那种单纯的爱时至今日仍被许多人留恋,格利高里·派克和奥黛丽·赫本的成功出演以及罗马的街头风景成为了世界经典。它还是一部历久不衰的轻喜剧! 一个温馨悦目的浪漫爱情故事! 轻松、自然而富有情趣的文艺片! 一部影响深远的电影,充满了艺术的美感!

故事最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两人还能再见最后一面,但已是咫尺天涯,碍于身份,相见却不能相认,只能通过凝望对方时专注、深情的眼神,以及一语双关的言语来表达自己的复杂心情与满腔爱意。 “最爱的,是罗马,当然是罗马!”只此一句,已胜过千言万语。让人觉得被赫本那优雅脱俗的气质一碰,心口总是隐隐作疼。

有人说:“如果没有奥黛丽·赫本,《罗马假日》也许不会获得如此大的成功,也许不会有今日的经典地位。而23岁的赫本第一次主演电影就荣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可谓绝无仅有。时近50年,《罗马假日》仍是浪漫爱情电影之代表,至今无出其右。 ”我很赞成他的话,当我想去看这部影片时,不是为了别的,只是因为它是奥黛丽赫本演的。喜欢赫本,她在1993年就已经作古了,天使回到了天堂,从此人世上就再也没有了安妮公主那瞬间乍现的率真和天然。这个世上缺了一种元素。爱赫本的人,甚至认为这种元素就是活着的唯一依据。

在片中,倍受宫廷生活“折磨”的公主娇俏可爱,她睡在豪华大床上懒洋洋的样子,与仆人们的对话,接待外国使节时不小心把鞋子穿丢的情节,既令人捧腹大笑,也直接对公主的处境和性格进行了烘托和表现。她向往着自由,却一直处在受安排的地位,她除了接受就只能抱怨,但却做不了其它什么,最后她选择逃了出来,在她微服私游罗马的过程中,“不食人间烟火”的她更是闹出了不少笑话。而在与记者乔的朝夕相处里,她不但经历了情感的波折,也面对面接触了平凡的劳苦大众,并且深刻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义务,可以说“罗马假日”令她重新找回了自己、认识了自己、完善了自己。

《罗马假日》是不可复制的,它是一部糅合了悲剧与喜剧的全部要素,却又把感情的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的影片。他们的相逢喜而不俗,他们的离别哀而不伤,增之一分减之一毫都会过火。
--------
不如相忘于江湖

     看完《罗马假日》,很是惆怅。作为这样一部传世名著,或许中间的情节我们可以轻松猜到,我一直好奇的是影片如何结尾。于是在我的翘首以盼中,Joe沉重地迈着步子缓缓离开。说好了不说再见的,说好了不要回头的,可是,JOE怎么做得到?所有人散去,空旷的大厅,回荡着的是他和她的爱情。凝住泪眼才敢细看,只因你的背影太好看,太好看。

      美丽的罗马,美丽的公主,美丽的邂逅。憋得难受的高贵与优雅全部扔掉,ANN只是一个跟着陌生的“高大而健壮”的男人回家的女人。“是喝醉了酒么?”“不,不,我只是太快乐。”小小而简陋的公寓飘荡着“HAPPY”的声音,只是快乐。ANN终于逃脱了那些高跟鞋那些见面会那些礼节那些舞会,她只是要一张可以安睡的床,以及醒来时一个让她放心的绅士。我想在一开始时JOE是为了利益而跟踪她保护她,甚至按照行程来写他们的《公主流浪记》,然而当他把手伸进真理之嘴来吓唬ANN时,两人一片嬉闹,更重要的是,是ANN的嗔怒。露天咖啡馆,公主的第一支香烟;摩托车,肆无忌惮地开着;警察局,这是两人新婚的庆祝。陌生人带着意大利人特有的热情与浪漫让ANN吓了一大跳,她高兴地接受着大家关于新婚的祝福,甚至开起了玩笑——“我可没有强迫你一定要娶我”。如果可以,JOE会说“你愿意嫁给我吗?”而ANN会说“我愿意。”吗?

      没有如果,因为她是公主,他是平民。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这有多致命!两个世界的人……两颗心靠得再近,竟然中间隔了一个空间。我在下面仰望你,你多么想靠近我——这是后来记者发布会ANN看到JOE不由自主往前靠的动作——我愿意为你下凡尘,可你告诉我,你是不是我的董永?我不可以挑错人,然而然而,即使我们都对了,我们还是错了。谁让,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似乎是一个不可反驳的理由。有句话这样说:“世上的感情,不过两种:一种是相濡以沫,却厌倦到终老,一种是相望于江湖,却怀念到哭泣。”所以曾经看到过一个论述是“最讨厌郭靖,因为他把黄蓉这样一个尤物变成了一个普通女人”。ANN明白作为公主的职责,所以她的罗马一日游终究是“假日”,终究是“回忆”——得病的回忆吗?是啊,最珍贵的回忆。不如相忘于江湖吧,这样我可以怀念你,你可以怀念我。虽然我们痛得不知滋味,可我们终究不必说那一声再见。

      因此在我的理解下,电影就是这样一种惆怅。不是所有感情都有始有终,孤独尽头不一定惶恐。我们都没错,只是不适合。世间有多少痴男怨女因为这样的那样的原因错过了真爱,那时候不剩恨甚至不剩爱,只剩怀念。当然,若是我,我更倾向于拼搏,为自己的爱争一回。只是,我们真的可以么?我是说,真的有这样的权利吗?ANN是公主,所以她不能放弃她的国家。JOE也不能,因为他们彼此相爱,因此更明知并且要保护尊重彼此的位置。多么艰难,又多么高尚。

      24小时的爱情,要忘记一辈子。所以说,爱情太短暂,而遗忘太长。但是,有昨天还是好的,明天却是自己的。终究,美梦会醒来。江湖依旧惺风血雨或者貌似平静,少了你我的爱情,不见得如何。只是一道深深的印痕,是怎么抹也抹不掉的。哪怕是在罗马,亦是其他,都是这样。

      多么美的电影,好似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
爱, 停留在最美丽的地方

      美丽的神话源自于古老的传说,现代的童话则出自于文明古城。《罗马假日》在具有古典浪漫的同时,更像是一部现代版的成人爱情童话。暂短的造访成就了流芳百世的浪漫经典,一段永难忘怀的愉快经历,一段感动人心的爱情故事。

      1953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罗马假日》获得了最佳女主角、最佳原创剧本、最佳服装3项大奖。格利高利·派克和奥黛丽·赫本的成功出演以及罗马的街头风景成为世界经典。赫本所饰演的安妮公主风靡了整个欧洲,人们开始为影坛出现这样一个清新隽永、纯洁可爱的形象而欣喜若狂。赫本从名不经转的无名小卒一跃成为欧美影坛上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并掀起了时尚狂潮。她不仅提供了一种穿着的品味,更启发了女性对自我形象的扩展。她俏丽的短发被人们命名为“赫本头”而流行,甚至在剧中穿的衣服也在年轻姑娘中盛行起来。

      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对恋人就有多少个恋爱版本,其中总有一些东西被堪称永恒,《罗马假日》就是其中之一。半个世纪以来,银幕上高贵的公主和卑微的美国记者之间浪漫而纯洁的爱情深深打动了数以亿计的、不同民族、不同国籍、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环境下的观众,尽管他们的邂逅只持续了短短的24小时。《罗马假日》的爱情故事是不可以被复制的,该片糅合了悲剧与喜剧的全部要素,却又将感情升华把握得恰到好处。安妮与乔从相识、相恋、再到离别,虽然有些无奈但却哀而不伤,一天的美好虽然短暂但却浸着道不尽的情怀与思念。在他们之间,爱情永远停留在最美丽的地方。

      相爱的两个人,生活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里,却永远相望而不能相见,这是“刻骨铭心”四个字的最好注解。爱情停止的地方,传奇开始了。而《罗马假日》及其所讲述的故事,则被一代又一代热爱电影、追求爱情的人们所传颂。我们被主人公的爱情所感动,为主人公的命运而遗憾,而正是这些感动和遗憾,一年又一年地,为《罗马假日》增添新的光环。从这个意义上讲,《罗马假日》是方形银幕时代的最后一场繁华,赫本则是神殿中的最后一尊神像。
----------
《罗马假日》:美好如童话般的爱情故事

  自从《罗马假日》面市以来,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影迷。究其原因,不光是因为被奥黛丽·赫本与格里高利·派克这两位影坛巨星的绝代风华所倾倒,另外亦是因为故事本身如梦如幻,美好的仿佛是一个发生在现实中的童话。

  然而不是所有童话故事的结局都能让“王子与公主从此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因此当安妮最终意识到自己对家庭与国家的应尽责任与义务时,她只能忍痛割爱,黯然告别自己的爱人,重归皇室。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此情此情,叫人情何以堪?虽然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两人还能再见最后一面,但已是咫尺天涯,碍于身份,相见却不能相认,只能通过凝望对方时专注、深情的眼神,以及一语双关的言语来表达自己的复杂心情与满腔爱意。

  “最爱的,是罗马,当然是罗马!”只此一句,已胜过千言万语。

  这样的结局固然令人扼腕叹息,但也正是因为这份遗憾的美丽,使得赫本那优雅脱俗的气质与迷人的微笑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永远地定格,最终凝成心口上那颗挥之不去的朱砂痣,轻轻一碰,总是隐隐作疼。

  倘若有人问我,如果人一生只能看一部关于初恋的电影,我会选哪部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罗马假日》,当然是《罗马假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