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奥运症候群”袭击鲁能?
文/草本哈根
真是老兵遇到新问题。以替补阵容和新兵蛋子取得五连胜的鲁能,曾经以为自己的形势是如何的美好,仿佛一伸手就可以摸到中超冠军的奖杯。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奥运打靶归来的国家队成员归队后,因阵容豪华而被称作“幸福的烦恼”的图巴,竟把一手好牌打糊!看来图巴的牌技还真是难以捉摸,既能把一手死牌打活,也能把一手好牌打死,排兵布阵全看心情了。
鲁能遭遇的问题,正是典型的“后奥运综合症”,其爆发的原因是有多名参加奥运的队员,他们因国奥失利而饱受压力,在身体、心理方面疲惫不堪,甚至可能对比赛产生抵制心理,严重影响到他们在比赛中的兴奋度和对比赛的判断以及反应。与广州一战表明,“后奥运症候群”的确已经袭击了鲁能。
“后奥运症候群”之所以在鲁能身上表现的尤其明显,一是因为鲁能的国奥队员多,二是这些队员曾被寄予了太高的期望,因而失利之后承受了比其他队员更大的压力。从鲁能走出去的郑智,鲁能现役队员韩鹏、周海滨,赛前都被寄予了太大的希望,但除了海滨、崔鹏表现正常之外,郑智、韩鹏包括苑玮伟,其表现均乏善可陈,从而在赛后遭到球迷猛烈抨击。不仅如此,韩鹏和海滨甚至在赛后还被莫名卷入疑似开房事件,无疑进一步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后奥运症候群”绝非一个简单的问题。一方面,国奥整体表现不佳,严重影响了国奥队员在球迷中的评价,比赛中球迷会给予他们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比赛失利的阴影也会严重影响到球员对自己水平的怀疑和判断,从而表现出不自信的一面,对比赛不兴奋,对胜利没有强烈渴望。这些问题,在鲁能与广药的比赛中已经显露无疑。
没有拿下广药,对此前志得意满的鲁能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打击。这也恰恰说明鲁能的管理层中,尚缺乏一双敏锐的眼睛,以便事前就发现队中的“后奥运综合症”并预防、解决。进一步来说,鲁能目前的管理层或教练组中,尚缺乏一个优秀的心理理疗师——他不是靠图巴的怒火疗法,也不是靠韩公正的封闭疗法,当然也不是靠康梦君的无为而治大法,他靠的是疏导,是交流,是温暖,只有熨斗般的妥帖,才可以抚平内心的伤痕。这些工作,鲁能恐怕还需要加强。
百年俱乐部是一个系统工程,硬件容易软件难。鲁能的硬件条件无疑是走在中超各俱乐部前列的,但软件方面,显然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失利并不是队员所愿,泄怒火关禁闭都不能解决心理的问题。希望鲁能重视队员心理的跟踪和疏导,把劲使到正确的道路上,让队员早日恢复阳光心态,生龙活虎地回到春光明媚的绿茵场上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