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夫的底裤与巴拉克式钉子户
文/草本哈根
时间是最好的治疗师,时间也是最好的显影液。当两年前克林斯曼决然离开的时候,德国的球迷知道他们一定会怀念少帅和他打造的那支强势战车,但他们也并不以为只有克林斯曼才能拯救德国,他们以为换一个人德国一样行,比如勒夫。现在,时间才刚刚过去2年,勒夫也才刚刚迎来他的第一次大考,OK,德国人终于明白了,他们的想法原来是如此天真。
德国果真在追求技术配合、力图改变以往的丑陋吗?勒夫真的可以成功为德国注入技术流因子吗?如果说欧锦之前,我们还找不到问题的答案的话,那么三场小组赛下来,勒夫的成果已经一目了然:我们没有看到德国人的技术在哪里,也没有发现一个捏合成型的整体战术,反倒是讲究配合的时候输了球,发挥他们传统的力量型优势的时候却赢了球。
造物弄人,不是不弄,是时机未到。如果说刚刚从克林斯曼手里接过队伍的勒夫尚受到了一丝鼓励型的好评的话,那么打完小组赛之后,勒夫的底裤已经清晰可见。注入技术流不是勒夫的错,但他却错在了忘记了德国的优势和传统,太注重个体而忘记了整体战术捏合。
巴拉克廉颇老矣!以32岁的高龄,身体状态和技术特点早已成型。他的优势是靠身体强行冲击禁区,但他绝对成不了德科那样的组织之王。同样是中场组织核心,巴拉克与德科的差距就像人间天上!如此明显的对比,勒夫为什么还要鬼迷心窍强行让巴拉克领衔打技术配合?看看德国目前的中前场人手,只有波多尔斯基尚算出色,巴拉克在进攻组织中几乎无所作为,赛前被广泛寄予厚望的小将戈麦斯场场首发却颗粒无收。对于舆论的屈从和迷信,恰恰反映了勒夫对球员的不了解和不自信。对戈麦斯的重用,对扬森的重用,都是最好的证明。
巴拉克能挽救德国吗?他可以挽救这一场的德国,但不可能挽救德国走得更远。巴拉克已经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但除了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他无法再做得更多。事实上,德国能够走到欧锦这一步,正是巴拉克像钉子户一样的特点,保住了德国不被人耻笑的命运,也掩盖了德国沦为二流伪强队的事实。巴拉克就像镶嵌在中前场的钉子户,碰不得更拆不得,不但阻挡不了他的左右冲杀,你还要当心避免被他伤到;要想掩盖他的锋芒,必须动用范德萨切赫这样的重型机械才有可能完成。巴拉克以中场之定位却跻身德国进球最多之阵容,至少反映了德国队的两大问题:前锋不力,中场进攻不力。
可以说,德国的本届欧锦之路已经到头,遭遇葡萄牙,在德科、C罗们的持续快速打击下,勒夫必将失去仅存的底裤。其实,德国已经输无可输,以他现有的实力,进入八强已经是拜分组之赐。所以,德国人不应该有任何压力了,扬长避短,发挥自己身体力量、猛冲猛打型优势,高举高打,强力冲击,没准一样会死,但至少死得不会那么难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