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夏至习俗喝蝌蚪谈天说地 |
今天是夏至,夏至是24节气里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从气温上说,到了夏至气温就要进入高温阶段,真正的酷暑炎夏就要来临了。夏季高温多雨,人容易得病,故民间有 “立夏日,吃补食”的民谣,也说明夏至补食从立夏就开始了。
在广东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称夏至这天吃狗肉能祛邪补身,抵御瘟疫等。“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大意是人只要在夏至日这天吃了狗肉,其身体就能抵抗西风恶雨的入侵,少感冒,身体好。正是基于这一良好愿望,成就了“夏至狗肉”这一独特的民间饮食文化,故有:“夏至狗,没啶走(无处藏身)”之说。长江流域的省份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而上海人的习俗是还讲究吃茶叶蛋。在西北地区如陕西,此日食粽,并取菊为灰用来防止庄稼受虫害。
我生活在北方,北方夏至的习俗就比较简单啦,主要就是要吃面的,所谓“冬至饺子夏至面”嘛。您想啊,烈日当头坐在树阴凉下,捞上足足一大碗拔凉的手擀面,浇上一勺子芝麻将调料,上撒翠绿的黄瓜丝儿,再剥上一头脆嫩的鲜蒜那么一吃,嘿!要多爽又多爽!
在京郊农村和城里老人间还有一说法,就是:夏至早上空腹喝一碗凉水,整个夏天浑身凉快没毛病。不知是否灵验,今儿早上我就喝了一碗凉白开,但愿这一夏天浑身凉快吧!
关于夏至的习俗,还有很多,但我还曾听过这样一种鲜为人知的说法,恐怕一百个人里也不见得有一个人听说过。说是:夏至的当天早上,到水塘边捞一碗刚孵化出来的“蛤蟆骨朵儿”(就是小蝌蚪),放清水里涮干净,一仰脖喝到肚子里,一夏天不会得病,不感觉热。这说法我听过两次,一次是小的时候到家南边(现在的十里河)水塘去捞鱼虫儿,听一个老大爷说的,另一次是听我的一哥们说的,他当年(上世纪70年代末)刚参加工作时做壮工,骑着三轮车到郊区拉砖,同去的一个上岁数的三轮车车把式,就这么喝了一碗“蛤蟆骨朵儿”(据说那老哥年年都喝一碗,从没得过病),他也一咬牙一闭眼,哆里哆嗦地跟着喝了一碗!当时我听了身上直起鸡皮疙瘩,心想,那一碗“蛤蟆骨朵儿”下肚,肚子里还不得百爪挠心似的闹得慌?可我这哥们说没事,就是感觉凉!好么,一般人可真是没这胆量喝。现在看来,这种习俗在民间肯定是有的,或许是因为这习俗有些恐怖与残忍,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并没能延续下来。甭管怎么说,这习俗现在是越来越少有人去模仿了,这也许是时代的进步,抑或是科学的发展,使这一在少数人中流传的民间习俗走了向衰亡?
相关链接:
清明杂感
立春杂感
http://blog.sina.com.cn/u/4924d577010007u0
腊八杂感
http://blog.sina.com.cn/u/4924d577010007pi
http://blog.sina.com.cn/u/4924d5770100067n
又到重阳
http://blog.sina.com.cn/u/4924d5770100062r
白露明月圆(图)
http://blog.sina.com.cn/u/4924d577010005gm
http://blog.sina.com.cn/u/4924d57701000545
http://blog.sina.com.cn/u/4924d5770100054w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