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一种毒药

(2010-05-12 22:20:41)
标签:

毒药

万方

剧名

民生

闺蜜

美国

杂谈

当法官的老友习惯在她的文章里把我们都叫成闺蜜,为了区分,我们就分别成为了“民生闺”(在民生银行工作的),“意国闺”(从意大利回来的),“美国闺”(去了美国的)等等。

我想我也只能称法官为“法闺”了。

 

法闺请我和民生闺看话剧,“有一种毒药”,误打误撞地触动和刺激了本来就愤愤不平的我。这是法闺自己也没想到的,所以从剧场出来接受我诚挚感谢的时候很是羞涩。

 

这是一部很正常的话剧,这么说是因为我们仨常常看的是那种孟京辉式的试验剧,里面充斥着搞笑荒诞的无厘头。而万方只是写了一个故事,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通俗但不易懂。剧情我懒得介绍了,网上或者剧场里都能知道。 我最不善于的就是写故事梗概。

 

这个剧令我产生强烈共鸣的是那位进入更年期的含辛茹苦几十年的母亲,我好象从她身上多少找到点自己的现实。于是跟民生闺和法闺发誓从此也要做一块石头。

 

但这个剧肯定表达的不是这个意思。 万方不是一般的平庸作者,不会肤浅到用一群不着调的家伙衬托一个更年期女性的艰辛。所以走出剧院抛开共鸣之后,我一直在想万方大姐到底想通过这个剧说些什么,她的剧名“有一种毒药”到底是什么含义。

 

一般来讲,碰到这种剧名,简单地追究作者的意图就是做填词游戏,比如:有一种毒药叫做爱,有一种毒药叫自私,有一种毒药叫牺牲,有一种毒药叫欲望,等等等等。每个人看过之后会填出自己的词汇,如果每个人的词汇不同,就是作者最大的成功,因为一个好的作者写出的好的文字,或者一个好的编剧写出好的剧本,得到的一定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感受。

 

我的填词就是“有一种毒药叫自以为是”。

 

这个“自以为是”不是狂妄,不是自私,不是肤浅。是一种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在坚持和扮演的自己。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在压抑自己的理想和欲望,同时又都在积极或消极,乐观或悲观地述说和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本性。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有道理的,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委屈的是正确的。即使是换位思考,一切的说辞还是建立在自己的观点体系里。 没有一个坏人,但也没有一个好人,最辛苦最可怜的母亲好像也有让人无法接受的言行,而最不着调的表弟好像也有能让人理解的梦想和单纯。

而我们每一个人就恰恰生活在这种错综复杂,理解不了别人也得不到理解的状态中,整天的自以为“是”,而又整天的鸡飞狗跳。

 

“自我”是一种毒药,不管一个人多么善良,多么勤奋,多么能干,多么孝顺,或者多么耐心,自始至终都是在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而这种“是”在另外的一类人那里就变成了“不是”,起码“不那么是”。

 

我并不觉得“自以为是”是一种错,万方也一定不是想评判剧中每一个人的是与不是。她写出来演出来,只是想展现一个现象,一类矛盾。

 

生活中没有绝对的是与不是,每个人能够一如既往地做好自己的“是”就已经很值得尊敬了。

我只是想说,所有的“自以为是”都不该建立在损害别人利益的基础上。一个对他人没有责任心的人,一个没有自立能力的人没有资格“自以为是”。 这就是我更支持那位母亲的原因。

当然所有的上述文字还是表达了我此时此刻的“自以为是”。 法闺和民生闺就不这么认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