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杨东平
杨东平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948
  • 关注人气:8,4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重返罗马

(2013-06-05 22:37:11)
标签:

转载

分类: 行踪·心迹
到意大利去啦,写得拍得漂亮啊!
原文地址:重返罗马作者:风眠美欧
     又一次来到这座百看不厌的辉煌古城和浪漫之都----- 罗马

  
[转载]重返罗马


      拥有2700多年的历史的罗马,神话中传说,它是战神玛尔斯和女祭司雷亚·西尔维 亚的双胞胎儿子罗穆卢斯和瑞摩斯缔造的。因此罗马人有时也自称是“玛尔斯之子”。国王阿穆利乌斯怕他们长大成人后推翻自己,令人把刚出生的兄弟俩抛弃在台 伯河畔,所幸被一头母狼用奶喂养才免于一死。


[转载]重返罗马


    兄弟俩后来被牧羊人法斯土路思从帕拉蒂尼山带回家抚养,长大成人后推翻并处死了阿穆利乌斯,并决定建造一座新城。但是罗穆卢斯和瑞摩斯因为在新城选址问题上起了争执,最后哥哥罗穆卢斯杀死了弟弟瑞摩斯,成了新城市的最高統治者,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座城市为“罗马”,并成为第一任国王。羅馬人把這一天作為建城紀念日,至今在羅馬到處都可以見到母狼與這對雙胞胎兄弟的像。


[转载]重返罗马



[转载]重返罗马


    另一个关于古城“罗马”(Roma)的说法:认为它来自希腊语
Ρώμη(Romē),意思是“英勇”;而用词根 rum- 解释是“乳房”的意思,它暗示了养育了罗穆卢斯和瑞摩斯的母狼。


[转载]重返罗马

   
    还有一個說法是,羅馬是由早期居住於意大利中部的伊特魯里亞人所建立的,而「羅馬」的含意有兩種可能:一是「河畔之城」,二是源自某個家族的姓氏「盧馬」(Ruma)。


 
[转载]重返罗马



[转载]重返罗马



[转载]重返罗马



[转载]重返罗马



[转载]重返罗马



[转载]重返罗马



[转载]重返罗马

公费来罗马“交流”的中国带着家属的“和尚团”(与天主教宗交流?)


[转载]重返罗马


[转载]重返罗马

通常“活体塑像”很艰难辛苦,可这哥们挑了个最容易轻松的“造型”
难怪碗里没几个子儿



[转载]重返罗马

懂吃又懂点“洋文”的人一定知道这个字典里没有的词“EATALY"


[转载]重返罗马



[转载]重返罗马



[转载]重返罗马



[转载]重返罗马

见了就口水直流



[转载]重返罗马



[转载]重返罗马


    位于罗马城西北角高地上,是世界最小国,但有着巨大权势的梵蒂冈城。领土包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宫和梵蒂冈博物馆等。国土大致呈三角形。人口约0.1万多,持有梵蒂冈护照的常驻人口仅800人(主要是意大利人)。官方语言为意大利语和拉丁语。
    你如嫁(娶)梵蒂冈人,听说也无法成为“梵蒂冈人”,只有生下的孩子,才能做梵蒂冈人。



[转载]重返罗马
    
    梵蒂冈在拉丁语中意为“先知之地”。公元4世纪,教皇康斯坦丁就在这里为耶酥门徒圣彼得殉难处建立了康斯坦丁大教堂以志纪念。15至16世纪,被改建成如今的圣彼得堡教堂,成为天主教会举行最隆重仪式的场所。

[转载]重返罗马



[转载]重返罗马



[转载]重返罗马

梵蒂冈瑞士卫队



[转载]重返罗马

梵蒂冈博物馆 雕塑厅


[转载]重返罗马

梵蒂冈博物馆 壁挂厅 最大的壁挂织期为30年


    公元756年,法兰克王丕平把罗马城及其周围区域送给教皇。其后教皇权势日益扩张,由此出现了以教 皇为君主的教皇国。1870年意大利统一后,教皇被迫退居梵蒂冈宫中。1929年,意大利政府同教皇庇护十一世签订了“拉特兰条约”,意大利承认梵蒂冈为 主权国家,其主权属教皇。梵蒂冈为中立国,其国土神圣不可侵犯。


[转载]重返罗马



[转载]重返罗马
Chapel of the Pieta by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1499
年仅23岁的米开朗基罗在此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圣殇》


[转载]重返罗马

当我向她下跪时,同时也是向这位年轻而伟大的雕刻家下跪,
他在石头上凿出了皮肤的柔软
和圣母的慈殇


[转载]重返罗马

Sistine Chapel----
西斯廷天顶画 举世无双 无与伦比。



   米开朗基罗曾以自己“是雕刻家而不是画家”来推辞西斯廷天顶画的制作,可教皇旨意无可抗拒,他最终独自一人耗费长达4年半的时间,于1512年10月31日,完成了长40米宽14米的巨大天顶画。除了配制颜料的助手外,没有第二个人帮他,其绘画工程之浩大和艰苦辛酸可想而知。当他走下脚手架时,眼睛和脊椎都已损坏。才37岁的他,由于长期抬头仰视地辛苦作业,使他的脸容变形、苍老和憔悴不堪。


[转载]重返罗马


[转载]重返罗马

清洗前后对比。日本与欧洲“清洗专家”们,花13年完成清洗工作



[转载]重返罗马
自画像

      完成天顶画二十四年后,米开朗基罗已年逾六十,教皇又指他为西斯庭教堂祭坛后面的大墙上绘制壁画。这种艺术剥削和强迫行为,使米开朗基罗身心俱悴。他选择《最后的审判》这一主题,展现了他的痛苦。六年之后,他完成了这一幅充满艺术魄力的多人物壁画。


[转载]重返罗马


      这回米开朗基罗向教皇提出条件,既“按自己的意思去画”,得到允许后,他从赞美诗《最后 的审判日》和但丁的《地狱篇》中汲取灵感而进行创作。在1541年揭幕时,这幅独自完成的巨作轰动教廷,而几百个裸体人物也引发争议,让一些人认为猥亵了 神灵。米开朗基罗去世后不久,教皇下令给大部分裸体人物加上衣饰或“遮羞布”。


[转载]重返罗马

     米开朗基罗用这样的方式在《最后的审判》上画出了自己的“签名”-----让圣人巴塞洛缪提着自己的人皮。


[转载]重返罗马


许多人曾认为当年米开朗基罗是“躺着”作画的。其实不然。


[转载]重返罗马



[转载]重返罗马

专家清洗时,用的和米开朗基罗一样的“登梯法”,
只是梯子的材料高级和先进多了


[转载]重返罗马


做完弥撒出来,回首展望,天空似乎洒下数缕“holy light”
 

[转载]重返罗马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