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还有爱情吗?

(2012-05-15 22:24:37)
标签:

爱情

泰坦尼克

甄嬛

小三

杂谈

分类: 感悟与随想

杨东平按:转发郭宇宽兄的《没有爱情就没有精神出路》的佳文。大约20年前,我写过一篇名为《还有爱情吗》的短文,对爱情的消失表达过类似的困惑。今非昔比,今天的命题是我们的文学还能想象、塑造和讴歌爱情吗?

 

 

没有爱情就没有精神出路

 

郭宇宽

 

这段时间纪念“泰坦尼克号”一百周年,詹姆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3D版又要在中国大陆上映。我看到这部剧,就特别想起来当时我也被这部剧深深的打动,看的时候我印象中电影院里很多人带着纸巾、一片唏嘘之声。这个片子所表现的故事,在真实生活中,即使在美国,发生的可能性也不会那么高。用我们自己的眼光来看,是一个富家的小姐、即将嫁入豪门的小姐结果最后选择了一个穷小子,这个穷小子没有正当的职业,和一个街头流浪汉差不多,靠赌博赢得了一张船票,但这两个人之间却真正一见钟情,而且爱情的发展丝丝入扣,杰克给罗丝画写真只是个小插曲,最后的高潮是为了爱可以甚至是主动献出自己的生命。

这样的情感,我觉得真正打动我们,而且让我们觉得这个故事真的发生过,我们真的相信,如果当时我们是在这艘船上,也许我们也会做出某种超出日常生活的激动人心的选择,人身上会有为了爱而自我牺牲的美好情感。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们把自己对于情感的体验、对于爱的追求可以说寄托在了两位主人公的身上。

这个片子的3D版重映之际,我忽然有一种遗憾,这么多年过去了,我问了一下我身边的朋友,包括像我自己这样觉得还是比较喜欢文学的朋友:这么多年来你在中国大陆有没有一个影视作品或者文学作品,真正让你感动的,而且让你信服的一个爱情故事?我问了一圈,好像真的没有。最近有一部很火的连续剧《甄嬛传》,那讲的也不是爱情,是勾心斗角和争宠,假托历史题材,说得是二奶的智慧,看得我犯恶心。再就是我想到一部大陆也非常走红的影视剧《蜗居》,这个剧就表现郭海藻最后因为生活的重压而选择了当小三儿,这也是在情感上说服了自己的这样一个选择。显然,这段情感太不浪漫,在我看来,一个年轻人假如就是为了生活的压力而不得不接受也许不是自己内心里面真正爱的人,甚至是有点违背人性的选择。但是在中国的观众和读者,恰恰就是看到这样灰色的情节,觉得特别的真实。

我们好像想象不出来中国当代人,怎么能编一个丝丝入扣的跨越阶层的爱情故事,来个中国版的JackRose

爱情是可以超越的生活的蝇营狗苟的,挑战你的想象力又让你信服的,老外有《罗密欧与朱丽叶》;有《情归巴黎》;有《罗马假日》;有《人鬼情未了》;有《巴黎圣母院》……一个金发碧眼的两个外国人这样的情节,我们觉得是有说服力的,而中国人难道就不会有具有超越性的爱情吗?并不是这样,历史上我们的文学作品是有这样的情节的,真正的爱情是可以超越身份、地位、肤色、种族的种种差异,为了爱可以不顾一切,“这就是爱,说也说不清楚”。中国有的是不逊于罗密欧于朱丽叶的爱情,金庸笔下的杨过和被称作姑姑的小龙女能生死相许;文革那种环境下,张贤亮的《土牢情话》,一个被看管的黑五类能和管教的女兵两情相悦;古人的爱情更纯粹,《牛郎织女》是天上仙女和偷看女人洗澡的农村光棍好上了;《聊斋志异》里面,一个读书人可以和狐狸精产生爱情;甚至《白蛇传》里面,人可以和蛇可以爱得死去活来。我们中国人也有很多这种超越的情感,在我们中国人的情怀里面一样有我们称作成年人的童话的情节。

无论世界那个地方的生活中间都有功利的、势利的、物质化的这些追求,但是在文学和艺术中间可以给我们一个世界,这个世界让我们敢做梦,如果有一天当你真正面临选择的时候,你可以为了爱情、为了友谊、为了这些崇高的东西、你的灵魂中追求的东西甚至可以去为了朋友、为你爱的人两肋插刀,轻生死,重然诺。

可以这么说,我们中国人并不是不能被爱情所打动,但我们今天在生活中间,最近这十年以来我们见不到有真正说服力的爱情故事。我猜测也许是因为我们这些文艺创作者,导演、编剧、作家,我怀疑这些人他们是不是自己真正的相信爱情?

相信爱情就像相信菩萨和基督一样,不是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是只要你去相信你就会认为它真的存在,相信它会在你身上显灵,而对于不相信的人就会觉得它并不存在,这就是爱情的力量,如果你相信它,它就是绝对的。

当代中国大陆的时代场景下,有点儿像选秀节目的《非诚勿扰》里面,男女嘉宾到一块谈的就像是婚姻等价交易所,双方比较你有多大的房子、你年薪有多少、你的家庭是什么背景,能不能去马尔代夫度假。那些创作者自己都不相信爱情,就像张艺谋这些人都要跑到文革中去寻找“清纯女”,他们还能演绎出美的爱情故事么?

我想提出的问题是,除了搞穿越剧,穿越到清代、唐代,就在当代的中国大陆场景下,除了郭海藻和宋思明,除了雍正和他的二奶们,我们的编剧和作家能不能拿出一个中国的JackRose的故事,能不能让我们哪怕至少在剧场里,有令人折服的可以不顾一切的爱情?在我看来,文学和社会科学的不同在于,它可以不考虑统计规律,它要探索人性的可能性,它的使命就是要给一个时代在精神上寻找出路,如果没有一个让人记得住的爱情故事,这个时代无论是高帅富还是矮丑穷在精神上都没有出路。

谁能编好这样的故事,谁就是破解了中国当代的精神困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