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的小升初乱象有治吗?

(2011-08-28 21:47:33)
标签:

小升初

择校热

择校费

北京市

义务教育

治理

教育

分类: 教育时评

     今天下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召开研讨会,发布了研究院课题组的研究报告《北京市小升初择校热治理:路在何方》,学者、家长、行政管理者、媒体等各界50余人到会热烈讨论。

 

北京的小升初乱象有治吗?

北京的小升初乱象有治吗?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市政协委员马戎教授发言
北京的小升初乱象有治吗?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谢小庆发言
北京的小升初乱象有治吗?
 “闻风教育”的闻风先生发言
北京的小升初乱象有治吗?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赵普发言北京的小升初乱象有治吗?
    院长助理黄胜利主持会议

   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升初”如同五年级升六年级一样,本来应当是一个非选拔性的正常过程。然而,在北京市和部分大城市,“小升初”已经一个激烈的战场,一个巨大的产业,成为众多家长和学生噩梦。一年一度的“小升初”大战如火如荼,持续多年的择校热、考证热、奥数热高烧不退,择校费翻番增长,成为首都基础教育久治不愈的痼疾。

    导致北京市小升初乱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三个比较确定的主要原因。一是资源不公,变相的重点学校制度,导致学校之间差距过大,从而造成家长不得不择校的倒逼机制。二是规则不公,以权择校、以钱择校、以优择校的多元择校政策颠覆了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基本原则。三是“政府失灵”,政府和主管部门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市场监管的职责,对重点高中恢复举办初中,重点学校举办“坑班”、举行选拔考试,大规模收取择校费、赞助费,不接受或只接受佷小比例的就近入学的“片内生”,超标准建设“豪华学校”、教师进行有偿家教等各种违规违法行为,采取眼开眼闭、放任自流的态度,甚至与重点学校、培训机构结为利益共同体,寻租渔利。

    因而,小升初“择校热”固然存在家长的盲目性、从众心理和虚荣心;重点学校为自身利益提前“掐尖”,加剧恐慌,扰乱了义务教育的正常秩序;教育培训机构为经济利益驱使而推波助澜;但应当承担主要责任的,不是家长、不是培训机构、不是重点学校和校长,而是地方政府。

    21世纪教育研究院提出的解决问题方案,除了重申义务教育的基本规范和准则,强调依法行政、依法治教;还提出制度创新的思路。一方面是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促进学校的多样化和特色发展,满足公众的选择性教育需求。此外,是建立在市场环境中政府、社会组织、市场、公民个人共同参与的新的教育公共治理机制。包括通过公开讨论,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细则和评价标准;实行教育信息公开,政府和公办学校都要公布各类学生的招生比例、划片办法、择校费收入和管理等重要信息;开展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公平状况的调查和监测,将学生家庭背景的“同质化”作为不公平指标,严防出现新的“贵族学校”和“干部子弟学校”;建立对政府的评价、考核和问责制度等等,通过公众参与的制度创新,建立有效治理小升初择校热的新机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