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平按:我的新书《有多少状元能够真正成才》最近由南京师大出版社出版发行。内容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是“我为什么反对奥数”,第二章“中国需要新的教育理想”;三是我看“穷人教育学”,四是“不失时机地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五是接续“学在民间”的香火,六是“钱学森之问”的遐思,七是“黑土地上的爱”,共135篇短文。附此书的跋。
生活即教育
这本小册子汇集的是2007年至2010年6月我写的部分文章,包括几篇2006年代表性的文字,主要是发表在报刊的教育评论、随笔、会议发言,以及我的博客文章。近些年来,大量写作这些不算工作量和研究成果的文字,我发表的学术论文越来越少。有人说因为你已经评上教授,不需要了。其实还是需要的,只不过对它们重要性的认识的确发生了改变。如果认为理论研究的价值是能够多少影响、改变一点现实的话,那么直接面向公众、面向社会发言,无疑是更重要的。当然,也不必夸大这种作用,很多情况下只是不平之鸣,尽一份责任而已,所谓“说了也白说,白说也得说”。回过头来,它们的真正作用可能是隐蔽和长效的,与我们在NGO的工作相似,本质上是一种公民教育。这样想,心态就平衡了。
在教育主题之外,还选录了一些关于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社会和文化评论以及游历的文字,这不仅可以较全面地表达我的关注,增加文本的感性和丰富性;也是因为广义而言,无论气候变化还是公交优先,无论与小知青共同感受“黑土地上的爱”,还是在俄罗斯“向普希金致敬”,这些主题无不具有教育性。生活本身就是教育,生活处处是教育,这是陶行知最重要的教诲,我在《新京报》专栏的名称叫“大教育”,也是这个意思。不揣冒昧,以这些不成熟的思考和文字就教于方家。是以为跋。
2010年8月28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