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原大地的“美丽蚯蚓”

(2010-05-19 21:45:51)
标签:

环保

蚯蚓

厨余垃圾

自然之友

中原

教育

分类: 绿色视野

杨东平按:日前到郑州讲座,顺便拜访了自然之友河南小组。他们位于黄河博物馆院内的办公室,狭小、简陋而生气勃勃,像所有的草根NGO那样。成员基本为70后、80后,充满了精气神。崔晟颇为自豪地介绍院内的植物:高大的泡桐正开着淡紫色的花,两棵百年树龄的桂花树,可谓镇院之宝。他们开展的古树保护项目、绿色希望行动等都佷有特色。尤其是利用蚯蚓消解厨余垃圾的实验,已经进入社区,初见成效。感到他们不一般的踏实、扎实和深入,正像蚯蚓的精神那样。晓静邀我为她们编写的图画书《我是一条小小的蚯蚓》作序,自然是当仁不让,便是下面的短文,是一种感谢,一种传播。

 

     我们对于动物的态度一直在变化之中,而且从来不是佷公平的。那些长相可爱、奇特者佷容易成为明星而备受关注,例如熊猫和恐龙,蟒蛇和蜥蜴。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忽视了许多人类重要的朋友,尤其是那些默默无闻的“普通劳动者”、“地下工作者”,例如蚯蚓。

    蚯蚓自然从来就是人类的朋友,说的更准确些,是农夫的朋友。当越来越多的人们进入城市之后,它就逐渐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变得可有可无了。我们能说出最近一次看到蚯蚓的时间、地点吗?是孩童时的恶作剧,还是在初中的生物课上?

 

中原大地的“美丽蚯蚓”

    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认知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蚯蚓不再是一个形象黯淡、可有可无的“可怜虫”,而重新成为人类的“宠物”,进入千家万户。这种改变,或许是从一本书开始的,就是这本《我是一条小小的蚯蚓》。

    说起来,还是由于城市人的生活出了问题,才又想起老朋友。人们为自己制造的垃圾所包围、所苦恼。垃圾中的许多成分可以回收利用,最难处理的就是厨余垃圾,而消化厨余垃圾,却是蚯蚓的专长。我佷早就听说过利用蚯蚓处理厨余垃圾的的说法,但一直没有亲见,总有些将信将疑。不久前在自然之友的河南小组,才知道他们已经做了很久的尝试,这一项目已经进入社区和家庭。蚯蚓的本事胜于雄辩,它正在成为营造绿色社区和绿色家庭的小小尖兵。

    作为真正的自然之友,杨晓静和她的伙伴们身体力行,细致深入地推进蚯蚓项目,并将她们的观察、感悟编写成书。由杨晓静撰文、沈宏绘画的这册绘本环保童书,是一次重要的探索,也可能是一个首创。它一改科普读物常见的理性面孔,以情感人,以美动人,以理示人,生动活泼地融环保知识、童心和爱心于一身,传递着爱人、爱物、爱地球的真情实感,令人爱不释手,忍俊不禁。因而,它不仅对儿童,对于家长和成人也是深有教益的。从垃圾分类、养蚯蚓消解厨余垃圾开始,可以是“快乐环保”和青少年环境教育的有效起点。当我们与蚯蚓一起克服生活危机时,会发现蚯蚓不仅是勤劳、努力的,也是可爱和美丽的。我们这些勤勤恳恳、润物无声地耕耘、保护祖国环境的志愿者,她们所体现的,不也是这种美丽蚯蚓的精神吗?

    用书中小蚯蚓的话作为结尾吧:

    知道达尔文爷爷吗?他说“世界上没有比蚓粪更肥沃的土壤”!

    我记得妈妈常说的话:你帮助人类的同时也就帮助了自己。

    地球永远也不会忘记我们的存在!

 

中原大地的“美丽蚯蚓”
与自然之友河南小组合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