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一代宗师Eric
Maskin的演讲主要观点如下:
在传统的经济学观点中,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社会分工,缩小了贫富差距为什么呢?
因为国际贸易中,各国有比较优势,简单说来,发挥比较优势就是:
美国做一台电脑用五个工人,越南做一台电脑用三十个工人。
美国做一条裤子用一个工人,越南做一条裤子用两个工人。
那么分工就是美国做电脑,越南做裤子为什么呢?因为大家时间有限,美国就挑自己最擅长的做,即便他的绝对优势都有,但是做电脑更快更赚钱,就把做裤子的机会留给越南分工就这样产生了
也就是说,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发达国家A的生产效率高于发展中国家B的生产效率所以即便A生产什么都比B效率高,但是考虑到赚更多的钱,发达国家干脆做自己最擅长的,而留次要擅长的,即便仍然领先的领域给发展中国家B这样双方都能赚钱贫富差距会在这种分工中越来越小
但是马斯金先生和他的研究伙伴提出了一个新的角度:发达国家内部生产率也是三六九等。
具体举例说来,发达国家中美国生产效率是A,韩国效率是B,发展中国家中印度生产效率是C,加纳生产效率是D。
合作只会出现在差距不是特别大的生产效率之间美国和韩国会有合作,韩国和泰国会有合作,泰国和加纳会有合作
但是,美国和加纳几乎没有合作(这里只是不精确的举例)就像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美国们,主要是跟高技术发达的日本法国英国等国在一个圈子的合作,偶然跟韩国们合作,很少跟泰国们合作,至于加纳们更不用讳言。
所以这就导致了这样的情况:美国们自己玩,偶尔带着韩国们玩;韩国们和泰国们一起玩,基本没人跟加纳们玩,偶尔玩也是把最不赚钱的最没人愿意做的事情交给他们
于是乎,满门优秀的美国们突飞猛进,跻身良好的韩国们马不停蹄紧随其后,勉强及格的泰国们步履蹒跚,挂了又挂的加纳们匍匐前进,甚至原地踏步。
富国和穷国的差距,由于其背后的差距跨度太大,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