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过:过分,夺:剥夺。予:赐予.
荀子
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东周·战国
荀子
《荀子·修身》
四十一、君子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燕而血气不惰,劳倦而容貌不枯,怒不过夺,喜不过予。君子贫穷而志广,隆仁也;富贵而体恭,杀势也;安燕而血气不惰,柬理也;劳倦而容貌不枯,好交也;怒不过夺,喜不过予,是法胜私也。书曰:“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此言君子能以公义胜私欲也。
[台注]
君子贫穷而志气广大,富贵而礼貌恭敬,安闲而血气不懈怠,劳倦而容色不苟慢,发怒时,有所夺取,而不过分;欣喜时,有所赐予亦不过分。君子贫穷而志气广大,因仁爱之心重,故所思者广。富贵而礼貌恭敬,因权势之意轻,故不以骄人。安闲而血气不怠慢,因能断之以理。劳倦而容色不苟慢,因能泽之以仪文。怒时而不过夺,喜时而不过予者,是能以礼法克制私意也。所以《尚书·洪范》云:“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言能以义胜私欲也。
斟究: 1、怒不过夺,喜不过予,是法胜私也。书曰:“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此言君子能以公义胜私欲也。
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我一眼就能瞅出,是君子,不要喜怒于形色。只是,我要让笨笨明白呢,还颇为费劲。
过,形声。从辵(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咼(guā)声。本义:走过,经过。
不过:不走、不去、不到。
夺,失。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予:出售、出卖。岁适美,则市粜无予。——《管子》
先标点: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然后,我再把语序倒一下:不过夺怒,不过予喜。
直译:不会失怒,不会卖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