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点坐标公式
(2012-03-28 15:46:28)
标签:
杂谈 |
分类: 空间与图形 |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 A(x1, y1)
B(x2, y2) 则它们的中点P的坐标为((x1+x2)/2,
(y1+y2)/2)(可由向量的有关知识推导)
a.点A(x1, y1)关于直线x=a 的对称点B坐标为 (2a-x1, y1) (因为 =a)
a.一个函数的图像关于点(a, b)对称,写出此函数满足的关系式 解:由上述拓展的内容可知,此函数上任意一点(x, y)关于(a, b)的对称点为 (2a-x, 2b-y)
则(2a-x, 2b-y)也在此函数上。 有 f(2a-x)= 2b-y 移项,有y=2b- f(2a-x) 注意,这里y 可以看成是f(x)
所以,综上,若一个函数的图像关于点(a, b)对称,此函数应满足的关系式为f(x)=2b- f(2a-x) b.若一个函数图像关于直线x=a对称,写出此函数满足的关系式 (与上一个解法相同) f(x)=f(2a-x) (这里可令x=a-x, 这种赋予x一定值的方法是一种很重要的思想) 有 f(a-x)=f(a+x) 所以,综上,若一个函数图像关于直线x=a对称,此函数应满足的关系式为f(a-x)=f(a+x) 拓展:c.若f(a+x) = f(b-x) ,则“对称轴”x= 再拓展:奇函数为a的特例(关于0,0 对称);偶函数为b的特例(关于x=0对称)
学校教学、学习设计方案
课 |
中点坐标公式 |
|
学习内容 |
中点坐标公式 |
|
学习重点 |
掌握中点坐标公式 |
|
学习难点 |
运用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
|
学习程序 |
||
一、练习回顾( 1、填空 (1)
已知A(x1,y1)、B(x2,y2),则|
AB |
= (2)
已知A(3,0)、B(0,-4),则|
AB |
= |
||
二、自学讨论( 1、如图,已知A(x1,y1)、B(x2,y2),P为AB的中点 设P点的坐标为(x,y),则= 因为=,所以( 解得 |
||
三、交流提升(
1、已知三角形ABC的顶点A、B、C的坐标分别是(-2,1)、B(4,2)、C(0,-3),D为BC边的中点,求(1)中点D的坐标;(2)中线AD的长。 2、连接A(4,m)、B(n,-4)的线段的中点坐标是(2,1),求m,n |
||
四、巩固练习( 1、已知A(3,4)、B(-5,7),则线段AB的中点坐标是x
= 2、已知点P(3,1)是P1(x,5),P2(2,y)的中点,则x
= 3、已知三角形ABC三顶点坐标为A(-3,2)、B(3,5)、C(-5,5),且D为BC边的中点,求中线AD的长。 |
||
五、课后作业 已知点A(2,3)、B(x,y)关于点M(-3,2)对称,求x,y |
批阅记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