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2011-08-22 17:35:20)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说课评课 |
在第一次试上的时候,我是这样设计的:
由三个近3年的中考题(二易一难)作为引课,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
阅读11中考说明;
利用4个开放题重点梳理说明三角形全等的4种思路;
一个关于三角形全等的例题和一个变式练习。三个老师的意见是:
(1)知识点松散,整堂课不连贯(一个全等三角形的知识点即可);
(2)知识点的梳理既无意义又耗时(知识点在复习书上就有,看看都可以);
(3)图形太多,看的很累(争取两三个图贯穿一堂课,练习应是例题的变式,最好多一点);
(4)没有充分体现数学思想方法(4种思路本身就是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思想方法)。
一、 制订好复习课的复习目标
在这次公开课中确定上全等三角形的哪些内容为难了我好几天,复习用书上全等三角形这一节就包含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四部分内容。
一开始我就认为我应该上前面两部分内容,在和同事的讨论的时候,他们也认为这样。
可在试课的时候,问题很多,两部分内容不是无缝衔接,过渡时非常牵强,甚至找不到合适的衔接语。另外从知识间的联系来说,三角形的基本知识与特殊的三角形的联系更紧密。
因此,我最后确定我这节复习课的内容就是纯粹的全等三角形。
其次,应确定对所选知识点中重点的复习深度,过易会让学生索然无味,过难会让学生畏惧前行,失去信心。我对这节课的难度把握是保全突尖,教学流程本身有梯度,例题与配套变式也有梯度。不过对于例2的第二问“图中还有全等的三角形吗?”,这个梯度设置过大,许多学生还观察不出。假如这样设置“△DBN与△ABM会全等吗?再还有全等的三角形吗?”,效果应该会更好。
二、精选例题,多加变式
这一部分的设计是整堂复习课的灵魂,一个好的例题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合理的变式会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通过变式训练,能让学生掌握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基本方法,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我这节课的题目设置有个原则图形要少。这样就一定要一图多用,即出现了例1的题变图不变的多个变式。实际上前面的4个开放题我也力求一图多用,从而突出本节的重点:寻找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思路,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三、加强备课组管理,做到集体备课有效、务实。
我感觉本节课中的不足:
(1)出现了一个知识性的错误;
(2)例2的结论开放太大;
(3)4条思路的引出不自然,也可以在课件上先显示具体答案,再出现的思路,最后隐去具体答案。这样能体现从特征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4)没有布置作业。当然,本节课的不足之处还有很多很多,希望各位同仁能对我这节课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