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文学》2012年第6期目录
中短篇精选
他杀死了鸽子 王威廉
大姨 王威廉
柏拉图的洞穴 郑小驴
梨园里的秘密 马卫巍
车敬民之死 葛辉
遥远的村庄 林千千
村戏 李培俊
小小说擂台
靠不上 赵新
乡级大碗 凌鼎年
西酷 王洋
半截砖 羊白
热点话题
走向成熟的驿站 宋桂友
青春的忧伤与自恋的激情 江腊生
论80后文学的城市书写 王传习
谈八零后作家的琐碎叙事 宋元明
散文集萃
火车的方向 衣水
复合从这里出发 蔡飞跃
梦魇、命运及其他 容铮
流传 彭家河
怒江里的云影 李达伟
诗歌新潮
表达 王倡剑
秋 矫立勇
我吞下铁…… 麦岸
纸上的鱼 杨荣成
秋天打湿我的翅膀 隋英军
短诗四首 苏忠
蕴满雷霆的露珠 彭浣尘
感谢我的责编华爱丁女士。转帖她的文字。
青春能量燃烧出的生命密码与众生态势
华爱丁
《山东文学》2012年第6期,集中展示了5位80后作家的6篇小说作品;他们是:王威廉《他杀死了鸽子》《大姨》、郑小驴《柏拉图的洞穴》、马卫巍《梨园里的秘密》、葛辉《车敬民之死》、林千千《遥远的村庄》。5位年青作家以各自独有的书写姿态,构筑了自身与世界交织出的思辨空间;释放了属于他们、同时也感染读者的活力激扬与困窘沉思,以及抗争历练与得失疼痛。
一、王威廉:审视苍生,探究存在,体验生死
1、《他杀死了鸽子》:鸽子是一种生命意象
他是一个已经退休的男人,一只诡异的鸽子突然闯入,牵涉起了他脑海中一连串的回放:暗夜中死寂的医院病房,所有病人绝望的眼神,撕心裂肺的哭喊,好朋友的默然离世,带着伤痛的甜蜜爱情等等,所有的画面因为一只鸽子的出现而一一漫起。
鸽子本来是一种极有方位感的生物,却固执而又令人费解地闯入一扇陌生的纱门,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偶然与必然并存的死亡讯号,一个生命结束前自我形体的抗挣或自救闪耀。鸽子是灵动的,需要旅途,也需要一个家园;他是一个有固定居所、却找不到归属的飘浮物,鸽子与人的内外生命体都在这个荒凉的世界上游荡。他杀死了鸽子,实际上是杀死了自己。他与鸽子一样,最终以死亡的姿态踏踏实实地贴在地板上,凝固,然后永恒或消失,完成了自我救赎的灵肉相磋。
鸽子是一种生命意象,是他无法摆脱的心灵喻体,也是一种物化的宿命指向;鸽子在他的现实中是一抹暖意,在他的心里却是一把匕首。
“鸽子的出现,先是以声音的形式”,病房中的鸽子汤由一位老病人儿子的话语中带出来,然后就是真材实料的香气缭绕,然后就是他与一个女人美好交织过的疼痛。鸽子汤是一剂良药,既是美味,又是促使追忆的精神食粮。现实中的鸽子与他梦魇中的鸽子,哪一个更为真实呢?这是一个没有确凿答案的问题。无法预知的现实充满了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生存的秩序与生命的脆弱织就了孤寂中渴求理解、绝望中呼唤温情的沧桑人生,每一个生命体就是一个充满玄机的生死魔方,转来转去,始终是惊惧与欢愉并存。
现实中的鸽子与他梦魇中的鸽子纠缠一体,执拗地闯入,对峙,抗挣,最终死亡,与人的生命过程一样;无法预知的一切始终散发着引力,命定的结果却总是猝不及防。作品依靠感性的小说支架,字里行间透视出生命意义与人生意义的哲理思辨;结构独特,气场浓郁,文本意蕴丰厚;叙述简洁、练达、清晰,张力四射;流畅好读,层叠井然,蕴含着严谨的文学艺术性。
2、《大姨》:普通人生命的悲欢、无奈与空虚
与《他杀死了鸽子》相比,这个小说写得更明朗一些。细致的叙述,将大姨这个个性鲜明的人物立体地呈现出来,充满温情,感人,同时也缠绕着人生的苍凉与心酸。用王威廉自己的话说:“我当时写《大姨》,没有构思具体的情节,就是在人物的弥留之际按照日子的琐细,重新审视普通人生命的悲欢、无奈与空虚,抒写亲情,探究存在。假如这种细碎的日子都能感动我们,那是因为我们就只能置身在这样的日常空间里边。”
王威廉的俩小说,不管叙述方式有何区别,都在强烈激活与刺疼人的思维神经,震撼人的内心世界。
二、马卫巍:在成长中探究成长
《梨园里的秘密》:生命密码的启蒙
泥鳅叔和秦寡妇的偷情,启蒙了“我们”对生命密码的好奇与渴望;泥鳅婶的遭遇以及梨花镇的一切,铺展了生存艰辛的苦乐与煎熬。伴随着梨树的花开花落,树上的梨子与几个少年,一起经历了岁月的春夏秋冬,经历了未来人生的苦痛。成长的快乐与困顿激荡着探究的活力,纷扬的梨花与沉甸甸的果实迷乱了目光,加载了青春前期心身膨胀的激情躁动。
故事主线明朗,分枝有序,结构立体。作者独特的视点,构成了独特的人生风景、自然风景与社会风景。
梨园中有秘密,生活中有秘密,天与地之间有秘密;秘密是一种诱惑,也是一种动力,没有秘密也就没有困顿,也就没有幸福和快乐,也就没有疼痛和忧伤。
用马卫巍小说中的话就是:梨园真好。
三、葛辉:时空容器
《车敬民之死》:一次寻找“意义”的无序行走
车敬民到底死了还是依然活着?“我”借回故乡料理家事的机会,沿着记忆去寻证。旧时的伙伴笑声依旧,我却产生了恍惚。小说文本并没有明确交代车敬民是生是死这个事件,而是以这个事件为借口,穿连讲述了一些别的事情。表面看是游离了,但核心却藏匿在表面事件的背后。那个叫“民里”的地方,时间已经把它打造得走形,一切都变了,只有天上的月亮没变。月亮是一种情结。
这个故事的讲述中,葛辉不厌其烦地交代时间,交代地点,为的就是牵着读者聚精会神地一起参与事件的走向。随着作者翻来覆去的话语,读者的心情不由自主地就伤感起来,苍凉起来。
葛辉的故事还告诉我们:时空是一个容器,到处是墙壁,也到处是出口。
生命与时光的抗衡没有秩序,流逝了时光,也流逝了生命。灵魂与肉体的相拒相依,构成了生命形式具象与抽象相融的同一体,树起了欢乐与疼痛相隔却又同在的多维空间。用生命思考生命,用时间消耗时间;生命激活了时间,时间塑捏着生命。时间因为生命的存在而有了形态;生命本身的既定形态,定义了时间概念;生命的燃烧与熄灭,突显了时间的持续性。
这是以上4个小说带给我的感受。
我编辑了这4个小说,另两位作家郑小驴和林千千的作品,另有高手评论。
感谢王威廉、马卫巍、葛辉对华爱丁编辑工作的大力支持。
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e72eda0100zcjd.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