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什么能够“动摇网络力量的根本”

(2009-04-04 10:05:43)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文、时评

    早就不耐烦什么“反低俗”了,好像咱们是世界上最纯洁的国度似的。这次借“香水女生”事件,冷嘲热讽了几句。“低俗”也比假大空的东西好,要反“低俗”,要网络纯洁,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干脆取消网络。

 

                             没有什么能够“动摇网络力量的根本”

                                            黄波

 

    网络力量几乎使每一个人感同身受。正由于这个缘故,《“香水女生”动摇了网络力量的根本》,42日《中国青年报》这篇报道的题目便让我大吃了一惊。

    “香水女生”我自然略有所闻。“香水女生”-----北外德语系学生王亭亭先在博客上接连炮轰教育制度,后来又透露她被所在学校强制退学,遂一举成名。随后其炒作背景浮出水面。天涯杂谈网民列出该事件的诸多疑点,认为“香水女生”与去年名噪一时的“90后贱女孩”同属一个经纪人和网络推手团体,此事件又是一次炒作。最终“香水女生”在博客发表声明《我决定回学校继续上学》,并删除了此前所有文章,一场网络风波尘埃渐息。这就是整个事件的全过程。

    “一方面是熏心的利益,另一方面是随时涌起的民意,善良的人们在不经意间为他人免费做了嫁衣。”“同情和正义是网络力量的根本,而信任是这种力量的基础,网络推手通过包装各种事件进行炒作,却一次次地破坏着这种信任。”在上述这篇报道的作者看来,网络力量实在有从根本上动摇的危险。

    有这么可怕吗?看得出,作者如是判断的缘由,是因为“网络推手”这样一个新兴的群体,而他对这一群体的态度,从“熏心的利益”的用词上已显露无遗。我不明白,为什么到了网络推手这里,“利益”就突然变成“熏心”的了?他们不过是利用网络进行炒作,在市场前景广阔的“注意力经济”中试图分一杯羹的从业者罢了。不必非要和“炒作”为仇,商业社会炒作无处不在,易中天走红炒作没有?于丹走红炒作没有?所不同的是,易中天们利用的是垄断性更强、话语权更大的平台,而网络推手利用的,只是“草根”的平台罢了。

    不少人在议论“香水女生”事件时忧心忡忡。坦率地讲,事件中的得利者我看出来了,而受害者是谁我却一片茫然。当然,你可以说整个社会因此而面临信任危机,但经验马上会告诉你,我们社会真正的信任危机,是因现实生活而来的,比网络推手更有能量的群体,他们制造的信任危机才真正让人绝望。为该事件中被“忽悠”的广大网民抱一下屈也是可以的,但如果过于夸张了一点,多半会为你代为抱屈的对象所笑。实际上,对于大多数网民来说,在网上留下他的片言只语只是惯性动作,网上的褒美、愤怒和讪笑,代替不了他庸常的生活,明天他的注意力又会被新的事件所吸引。《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引述了清华大学新闻学院一位教授的呼吁:“社会需要健康的、负责任的信息,谁也不愿意被忽悠”,“网络监督必须建立在信息来源全面客观的基础上。”我疑心教授弄错了对象,网民即使有这样的意愿,他又该从何处实施呢?

    在我看来,我们对“香水女生”事件的反应过度,背后透露的正是我们对网络的误读。

    网络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巨大的包容性,没有包容就没有网络,任何试图消解这一特征的行为都是在颠覆网络的本质。理解了这一特征,我们该怎样面对网络就很清楚了:心态一定要好,心态不好的人最好不要上网。这不仅是对个人,也应该是对社会的要求。

    没有什么能够“动摇网络力量的根本”,“巨大的包容性”这一本质特征保证了网络的巨大力量。出来揭穿“香水女生”炒作背景的不同样缘于网络吗?硬要“动摇网络力量的根本”,除非将互联网彻底关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