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 |
分类: 杂文、时评 |
教材适度娱乐化之后
黄波
又是金庸。继《天龙八部》部分章节被选入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之后,北京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新版高中语文课本,又以金庸的《雪山飞狐》替换掉了鲁迅的《阿Q正传》。
我看了近几日关于这一事件的评论文章,几乎都在围绕两个问题打转:一是“金庸小说究竟有没有资格进入语文教材”?二是如此一来,会不会有金庸取代鲁迅的危险?在我看来,如此立论实在有点皮相。
虽然我从来不认为金庸小说审美价值有多高,但其强烈的娱乐性是不可否认的,而因为过去我们的教材过度重视教化功能,常常让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失去阅读兴味,所以,现在让金庸小说走进教材,实际上就是赋予教材适度娱乐性的一种尝试,这种尝试没有什么值得非议的。我说“适度娱乐”是有根据的,毕竟金庸小说并没有成为新版教材的主打,而鲁迅也并未因此而从教材中隐退,大可不必担心“金庸要取代鲁迅”。
让金庸小说出现在教材中,无论如何,这都应该算是一个时代变迁的印迹。不过,细心审读新版教材的篇目,就会发现,尽管编者注意让教材不离时代的节拍太远,适度加进了一些娱乐的内容,但却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这就是没有张扬个人基本权利的文章,而把个人基本权利放在第一位,才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变化。也就是说,新版语文教材的编者们在回应相关争论时虽然扛出了“时代性”的招牌,引进金庸也不能不说是贴近时代的表现之一,但很可惜,他们却忽略了更为重要的方面,堪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为什么要如此看重人的基本权利?很简单,因为在我们的传统和文化中,这是非常薄弱的一环,而无论是哪一个版本和新旧的语文教材,又都几乎摒此而不谈。我们向来重视教材的教化功能,但很遗憾,人的基本权利最为重要,这样一些公民社会的常识却很少走进我们的视野。可以想象,不重视人的基本权利,会培养出怎样的现代公民,会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有着怎样的距离。而因为轻忽人的基本权利,我们的教材编者还会闹出天大的笑话,比如将《水浒》中的《宋江杀惜》引入课本,编者们居然还会在“阅读指导”中提示孩子们,该怎样去鉴赏宋江屠戮妇女的武功!
教材适度娱乐化或许是一个有益的尝试,金庸小说“登堂入室”未必不是时代进步的一个表征,但显而易见,我们在教材改革上还有更为迫切更为紧要的事情要做,这就是赶快引进一些张扬人的基本权利的经典名著,加速培养我们新一代的公民。而这方面的材料应该说非常丰富,选择余地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