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后现代主义的世纪,现代早已成为后现代。比如,后现代主义的家庭已开始出现:夫妻AA制、不要孩子、独立休假、单独社交圈、私生活不干涉、隐蔽情人等等。后现代主义家庭是对传统家庭的一种强有力拓展,绝不是背叛,而是对传统一种优雅的逾越,从而形成自由松散的家庭模式。
约翰·麦克拉伦在《我们文学中现实的形象——兼论帕特里克·怀特的作品》一文中指出:“然而对传统的抛弃,无非是以它为基础进行建树的另一方式而已,而且在今天的情况下,或许是最为有成果的方式。”后现代主义是把传统的生米做成熟饭,再把熟饭加工成美食。后现代主义者的口味都比较刁钻,所以他们具有很强的冒险性,同时又有超强的控制力。在人生这道险棋上,他们走惯了钢丝,是结构与解构的熟练工,在前面有追兵、背后是悬崖的险恶环境中,他们气定神闲、谈笑风生,于不屑一顾中安然无恙。
所以,人们现在经常开文化的玩笑,比如,谈一场后现代的恋爱,找一个后现代主义的老公,当一回解构主义的第三者,做一个符号学的二奶。我比较喜欢说——离我灵魂五公分的妹妹,离我理想咫尺的姑娘,离我世界观仨电线杆的妞,离我人生百尺竿头的女孩,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一般都是没事儿找事儿。
后现代——不要以为你住进后现代城就后了、老泡后海就后了、经常去后宫混夜店就后了、拥有后妈就后了、时不时后悔就后了,张口闭口说“厚厚”就后了,这些都跟“后”没关系。
后现代是青春的,同时又是颓废的;它才华横溢,同时具有邪恶;它专注分析,同时又颇为浪漫;它既陈旧不堪,又新颖入时。后现代是自相矛盾的,自白性的、音乐性的、形式主义的、玄学化的。后现代是合成的、拼贴的、杂交的、混入的,一种忧郁,由各种质地组成。后现代是内向的、焦虑的、咬文嚼字的,养成一种喜欢在文体上出奇制胜的癖好。后现代是折中的,共性的、整合的,正如英国诗人济兹所说——天才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像某种稀薄元素,作用于中性头脑这一质量上——但天才没有任何个性,没有任何确定的性质。
所以后现代主义晚餐,是一顿五湖四海的饭局、一场万紫千红的派对、一次人五人六的飙酒、一道胡乱混过的宵夜。后现代的无限魅力就在于——把牛逼的和不牛逼的人都聚在一起,你在今晚出场,同时看到别人在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