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多年前,你只要饭点儿上在外面走着,就得准备好别人问你仨字儿——吃了吗?那时候你爸你妈有可能就是这么问着问着,问到一块儿去了。
吃了吗?是中国计划经济时代最强的话语,它具有饥馑年代向温饱年代过度时期,人们闲着没事儿只靠吃来虚度人生的浓重色彩,基本上也属于没话找话的一种话,要不两人见面打招呼说什么呀?这也鲜明反映出那个时代的人情枯燥、话语匮乏、生活无聊。
吃了吗?没呢。没吃到我们家吃去,走走走。别介,我们家刚做得,我妈正喊我回家吃饭呢。你们家做得那不灵,来我们家吃,我们家今儿红烧带鱼外加雪里蕻炒肉丝,还切了盘粉肠,你准爱吃。阿姨您就别张罗了,赶紧去找你们家闺女吧。我们家闺女在哪儿?干嘛呢?就在那边,跟几个不三不四的男的正玩呢。啊,这还得了,玩啥呢?我也没看清楚玩啥,反正正玩得起劲儿呢。您再不找她去,她就玩儿大发了。
在吃了吗后面,是另外两句问候语——上班了吗?有对象了吗?中华民族的劣根性就喜欢假模假式关心别人,靠关心别人来增强自己的优越感或乐趣,还喜欢探听个小道消息伍的,恨不得把别人的私生活打听成自己的私生活。所以,中国是世界上八卦人口最多的国家,不单纯是人多,完全是爱好都一样。
其实在吃了吗上班了吗有对象了吗后面,还有一句令人发中指、带有准流氓色彩的问候——你们那个了吗?或者你跟对象那个了吗?而且越传统越保守越正经越积极向上的人,越爱问这种无耻下流的话儿。当初我的几个跟共和国一起诞生的工人师傅就老爱问我——小王,你跟对象那个了吗?弄的我真不好回答,我要回答跟她那个了,师傅立马就会问出下一句——她是处女吗?
窝草,我又得窝草了,三菊花不离脑本行!
不聊窝草了,聊吃了吗。现如今这21世纪,吃了吗绝对是一股子境界了,尤其对80后90后来说,他们根本不知道“吃了吗”的强大语境——那曾经是中国所有老百姓的生活语言。那时候我们就这么无聊,就在这么无聊中,生活被我们聊晕了,生活都被我们聊得没意义了。生活刚一有意义,我们立马就给丫聊废了。
吃了吗?没吃。还不赶紧吃去呀,跟这儿瞎晃悠什么呢?吃了吗?吃了。吃啥了?熬白菜。就吃这个呀,还吃啥了?木须肉、烧茄子。可以呀,主食吃啥了?贴面饼子。光吃没喝呀?醺了二两。看出来了,我说你小子走路咋有点儿飘呢?不是我走路飘,是被您这一问,给问飘的。这不是师傅关心你吗,上班了吗?
我赶紧接上——有对象了吗?对象是处女吗?少来,我懂!咱能不能问点儿别的?师傅说——你们对门那姑娘有对象了吗?我儿子看上她了。
害,这就是中国人当年闲得睾丸疼的真实写照,不过那时还有一句彪悍的问候语——你丫还活着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