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与父亲经常处于冷战,女儿跟父亲容易产生爱恋。在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原罪世界”中,这一点早已明确。一个孩子,面对父亲与生俱来的强势和尊严,男孩感到恐惧,努力逃避父亲的“家庭霸权”带来的心理阴影,一般男孩的内心天生就有抵抗父权的意识,他们在自己的精神环节中一次次疏远自己的父亲。而女孩则不然,他们对自己父亲的霸权地位在天性中就喜欢顺从,她们膜拜与暗恋父亲那种长者风度,对父亲“说一不二”的家庭统治力感到如沐春风,一些内心孤僻的少女在爸爸那里,得到难以取代的安全感和依赖感,她们在浩如烟海的父爱中身心陡然上升。所以就有这样一种心理学意义上的“暗黑伦理观”——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儿子是父亲终生的对手。
微凉的晨露 沾湿黑礼服 石板路有雾 父在低诉
无奈的觉悟 只能更残酷 一切都为了 通往圣堂的路
吹不散的雾 隐没了意图 谁轻柔踱步 停住
还来不及哭 穿过的子弹 就带走温度
低头亲吻我的左手 换取被宽恕的承诺
老旧管风琴在角落 一直一直一直伴奏
黑色帘幕被风吹动 阳光无言的穿透
洒向那群被我驯服后的 兽
沉默的喊叫 沈默的喊叫 孤单开始发酵
不停对着我嘲笑 回忆逐渐延烧
曾经纯真的画面 残忍的温柔出现
脆弱时间到 我们一起来祷告
仁慈的父 我已坠入 看不见罪的国度
请原谅我 我的自负 刻着一道孤独
显而易见,周杰伦在《以父之名》这首歌中,表现出穿透力极强的原罪感,在父权世界的重重包围中,一股“大罪无疆”的坚强之力刺破青天。冷血在内心澎湃,作为一个阴郁而又不安分的儿子,是否早有与父亲一决胜负的念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