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就是一个“大专栏”

(2014-07-20 13:24:29)
分类: 大仙极新随笔
人生就是一个“大专栏”

    文章一纵天涯,凌云健笔漫无际。往昔吟啸,而今散淡,韶光轻掷。纤腰一握,长风万里,京华浪子,把词语看了,专栏写遍,凭何寄,沧海意?却道中年荏苒,且谈笑信步媒体。杯酒清歌,风骚暂住,飘仙才气。或有灵感,暗夜幽怀,欣然落笔。教人间记取,留云借月,说闲来事。
    模仿辛稼轩假装来一首《水龙吟》,达不到“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的境界,只求“把词语看了,专栏写遍”,没大追求,有小进取,差不多得了。
    1990年,我在《北京青年报》的中缝写我人生的第一个专栏——《世界杯一百单八将》,从此开始了长达三十余年的专栏生涯。我的专栏写得比较杂,由于兴趣广泛,涉猎较多,我几乎写遍了跟文艺体育沾边的各种专栏。当然,最主要的专栏,是写人生,人生本身就是一个“大专栏”,写之不尽,越写越有得写。
    由于我曾是一个体育新闻工作者,所以体育方面的专栏写得比较多,而我主要的采访报道在足球,曾是中国八千足记中的某一记,所以体育专栏多以写足球为主。不过,像奥运会这样全球最高规格的赛事,必须得专栏跟进,快评如潮。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历经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我是逢奥运,必开栏!
    在中国各项体育运动中,足球运动第一个走向市场化、置身商品社会浪潮中,这也刺激了中国体育媒体疾速向市场迈进的神经,尤其是足球媒体,扮演着早期媒体市场的急先锋。1992年,我在广州《足球》报开写专栏,后来这个专栏群体被命名为“京华新村”,计有毕熙东、汪大昭、张路、苏祥新、王俊、唐丙、苗炜“京华七君子”。“京华新村”成为上世纪九十年代足球媒体中最高级别的专栏品牌,在广大足球爱好者当中家喻户晓,在亿万球迷的心目中人气极高。我在《足球》报的专栏从1992年一气写到2002年,坚持写了10年。此外,在《体坛周报》、《南方体育》、《青年体育》、《新民体育报》、《东方体育日报》以及《解放日报》、《晶报》都写过足球专栏。而后互联网兴起,我的足球专栏遍布新浪、搜狐、雅虎、tom、cctv.com、徐根宝俱乐部等门户网站。从1990年到2014年期间的历届世界杯、从1992年到2012年期间的历届欧洲杯,我也是遇双杯,必开栏!除奥运会和足球外,在新浪还有我的NBA专栏,此前还有过围棋专栏和四大网球公开赛专栏。
    体育及足球之外,我写的比较多的自然是人生专栏,人生是个大概念,所以得把人生当“大专栏”来写。我写的主要有《三联生活周刊》的“生活圆桌”、《北京青年周刊》的“大仙说局”、《精品购物指南》的“乐活话”以及曾在徐静蕾主办的《开啦》电子杂志上的专栏,在电子刊物上写专栏,有种“骇电子”的气势。
    此外,在一些报刊杂志上,散见我的一些美食、情感以及夜生活专栏,当然,也有一些装逼中产范儿,探讨私生活的得瑟专栏。还有就是文娱方面的专栏我也常写,乐评、娱评和文评,此为文艺界“三陪评论”,写起来给力,串着八卦和粉丝味儿。
    在专栏语言风格方面,也就是文体上,我喜欢不拘一格,放任自流,决不墨守成规,更不墨守双规,但我盼着被语言和才气双规。我尝试着运用各种文体写专栏,创造出“武侠体”、“歌词体”、“诗歌体”、“古典体”、“恶搞体”、“俏皮话体”、“贯口体”,最近正在练就一门“拧巴体”,让语言一边拉风,一边二逼!从两级对进,于核心会师;或者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握有精神的两端。
    我写专栏,偏爱写千字左右的那种,不喜欢写长的,一写长就容易缺氧。长出一千字后面写的那些,有可能是脑残状态下写出的,不代表我的真实水平。对写专栏来说,如果一千字都不够说明意思表达出想法,那还对得起如此精湛的汉语么?
    一晃30年,我在上百家媒体走过了上百条专栏之路,多少次我回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感觉这一生跟专栏干上了。是不是因为我喜欢倚栏、凭栏、俯栏,就得老写专栏?搞不懂,蛮纠结,30年卯足劲一往无前一写到底,把缤纷的专栏写成了绵延的长栏。在专栏中,我一阵阑珊,只好去喝牛栏山。喝着喝着,突然鼓励起自己来——凡有媒体处,就有我专栏!不带这么励志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