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瑟·阿什球场上演的美网女单半决赛,小威在与小克的争锋中对判她脚误的女司线怒骂——我要杀了你!这一致命的“非受迫性失误”直接导致小威廉姆斯出局,并迎来同胞的大片嘘声,
“非受迫性失误”就是因为经常处于“人无压力轻飘飘”的状态,对生存的理念过于模糊,对人生的梳理过于潦草,过分的松弛导致生命的倦怠,时常在蜉蝣之中想安营扎寨结果被冲击得荡然无存。在没有被生活紧逼的状态下,自我紧张;在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坦途中,非得走独木桥;在低级趣味的场合本当高风亮节,却犯下低级错误;在还没有考验心理素质的时候,就慌作一团。杯弓蛇影,杞人忧天,有条件不上,没条件楞上,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还把别人带着一块儿过不去,没把自己照顾好,就会成为社会的负担。
没人逼你,你都自乱阵脚;锋芒还没顶到嗓子眼儿,你就喘不过气;骗子还没出现,你就先骗自己;夕阳还没落山,你就陷入黑暗。“非受迫性失误”,不只是在百年澳网中才有,不只是在罗德·拉沃尔中心球场中才有,在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有。美国达文波特在对法国德切的百年澳网女单半决赛中,为人类奉献52个“非受迫性失误”,也许人生天天都有失误,但是达文波特立马就用11个ACE球和48个主动得分挽回了不靠谱。
我一直想把网球和拳击中的两个关键词——“非受迫性失误”和“技术性击倒”用于对人生的阐释。这是人生的两极,“非受迫性失误”是在蹂躏自我,“技术性击倒”是在凌驾他人,在如此飘摇的天平之上,你还有能力平衡吗?这可不像雅典奥运会平衡木金牌得主罗马尼选手波诺尔,一个拉拉提接一个拉拉提再接一个拉拉提然后720度旋下那么简单。
香港尤物郑希怡在那首粤语发音的《技术性击倒》中这样挑战男人:“纯技术性击倒,谁人能做到?我会变做性感的信徒。纯技术性击倒,请做你的骚,汗滴为我逐渐倒数。”我就不信她敢让泰森或者霍利菲尔德的臭汗为她的所谓性感倒数?那一击之下,什么叫强橹灰飞烟灭,甭说你这点儿游荡于夜总会的性感了。
在人生领域中,我经常希望被“技术性击倒”,人生不就是在追求“技术含量”吗?可是,越追求“技术性击倒”,越容易“非受迫性失误”。越想悲壮越琐碎,越想辉煌越鼠魅,越想怀拥越平庸,越想蠢动越被动。
用2005的一句俗话说——你非得直逼我的心理底线么?靠,我就让你直逼!你想在诺曼底登陆,我还在敦刻尔克撒丫子颠儿呢。让你逼都没法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