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九八八 诗歌绝杀

(2008-12-09 01:14:14)
分类: 大仙极新随笔

           一九八八 <wbr>诗歌绝杀

 

    为秋天而存在为你心中的四季而聆听/八月之琴在芦苇的手中奏响/众鸟的天空有一轮落日倾向大海/黄昏,在石头的双颊上涂满浆果。
    1988年第一期《人民文学》的诗歌板块,以我这首《再度辉煌》打头,那一年我29岁,直奔三张,正处于写诗不要命、为艺术而艺术的激烈程度。后来我去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文联大厦的《人民文学》编辑部,拜访主管诗歌的韩作荣老师,正好遇上当时的主编刘心武,心武鼓励了我一句——年轻的诗人,好好写,写出更漂亮的诗歌来。
    1988,在那个诗歌飘香的年代,我心中充满诗歌理想,在中国的诗歌土地上勤奋耕耘。那个艺术与灵魂的年代,诗歌的魅力已迸发到顶峰,诗人的位置至高无上。随便扔一块板儿砖,就能砸到一写诗的脑袋上!20后、30后、40后、50后、60后的大群诗人集结在一起,在1988-1989这两年中,谱写出中国诗坛最后的狂欢。1988年,是诗歌的绝杀之年!
    我的诗歌黄金生涯比较短暂,跟青春期的冲击力有关,1989之后,青春好像就没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诗歌是一种艺术手淫和语言做爱,灵感与才情需要荷尔蒙与内分泌的大量充填,光充填可不行,还得释放与爆发。诗人是一个出色的手淫专家,也是一个冲击异性的角斗士,当然这一切都得像兰波或魏伦那样,最终宏大地返回语言的核心。
    我从1985年进入圆明园诗社之后,便与现代派诗歌打成一片,先锋诗歌绝对摒弃传统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就擅长写被官方诗歌视为异己看不懂的朦胧诗——准确地说,叫现代派诗。那年代,我们写的诗要是让读者立马看懂了,形同于侮辱我们的智商,等同于糟蹋我们的灵气,我们在地下诗坛就没法混了,顶多算一诗歌爱好者。
    1988,正值我诗歌创作的高峰,那时满脑子都是跟诗歌有关的文本。除了跟自然磕生命,就是跟诗歌磕语法——象征、夸张、反讽、张力、隐喻、双关、寓言、戏剧,诗歌修辞和语境的主要因素必须门儿情。掌握了诗歌技巧,所有语言的技巧基本就都掌握了,以至于我后来写足球评论、音乐评论并且玩庸俗博客,略施小技巧就一般般搞定了。有些接近文盲的小80后蛮可爱的,真敢开牙,说我写得狗屁不通。哈,我脱裤子放屁的时候,你丫还穿开裆裤呢,我写过的字比你认识的字都多。

    不可否认,在诗歌成为灵魂重量的那个年代,诗人指向哪里,语言就跟到哪里。往世俗了说,诗人指向哪里,文学女青年就奔向哪里。让诗歌在我1988年出品的《灵魂飘香的季节》中继续飘香——
    灵魂飘香的季节,烛影摇红的八月/千日莲静开的最后一夜/以牧羊星畅游明月之乡为佳期/以语言的琥珀之光为盟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