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留神中,哈利波特大,已到哈7时分,貌似比神6还大一个数。
哈1我就没看,我只关心杜1,中国奥林匹克足球队主教练杜伊。杜伊跟中国那破足球那儿独倚,容易么?说好不写中国足球,可立场一不坚强,又写了。
以前是哈日哈韩,现在改哈七了,我还是哈妻吧,哈着我媳妇。要不我哈尔滨也成,那是我老家。要不我哈密瓜也成,那是我爱吃的水果。
美国人喜欢玩大的,从战争到文化,一贯玩大的。美国人的文化扩张比较彪悍,就拿大片来说,好莱坞精神一直在疯狂砸钱,中国的大片跟美国比起来,就是小片了。合着除了荷里活以外的电影,就都是小片了,这公平么?美国人特看不起足球,但他们的足球比咱们强N倍,美国人就是带着一种看不起的心态,把足球玩成了半强国。而中国足球,起腻都起成茧子了,结果还跟足球弱国这儿混着呢。
哈利波特,我要给念成哈利波特大,肯定不少人烦我,米国人都不烦,你烦什么呀?我挺佩服“哈波”的,不是傲胸帝国的那个“波”,从哈1坚持到哈7,一直长盛不衰,影响了好几代中国文青,这就是美国文化擅长层层推进,一步一个到位的本事。搁中国,早没戏了!不过,现今的国学讲座倒有方兴未艾的势头,让尘封的国学流向大众,这未必不是好事儿,在中国这个拥有8507万文盲(百度查的)的国度,流行文化是必须的。
美国人在传统上惭愧,中国人在传统上优越。不过中国传统的优越感貌似在现代社会没有强大起来,相反传统弱势的美国人,却在现代社会迅猛向前。也许,我们太把传统当一统,传统跟现代根本就是不容易理顺的关系,我们弘扬过N多文化,结果自己混得倒像没文化,或者是装文化,再不就是二文化。我管那些比较二的文化学者弄出来的东西,统称“二文化”。
美国人就不管这些,在浅历史层面一发挥,就倍儿现代。我们是再回首,还众里寻她千百度地回,磨叽不磨叽呀?肉不肉呀?人家是就回一次首,没准儿回到一半就掉脖子接着往前走。我们还老爱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就差没说越是你家的就越是国际的,就差没说你家那户口本就是美国绿卡,就差没说你住的亮马河就是塞纳河,就差没说你家铺的诺贝尔瓷砖就是诺贝尔奖用剩下的,你以为你吃碗加州牛肉拉面就知道加利福尼亚在哪儿了?
哈7内容是什么并不重要,它代表一个概念,美国的、流行的、轰炸中国文化市场的一个指代、一种符号。你可以不接受它,但是它来了。比如像我,根本就不看哈系列,但是能感到它的存在,那种尖锐的话语存在和密集的市场俯冲。
从英国的原创,到美国的包装,再到全球的追捧,哈利波特的冲击波的确特大。你就算把它当成鬼怪灵异它依然强大,就连我这个不看哈利波特的,都能感觉其“波”之大——34以上、D以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