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有才了

(2007-02-19 00:08:24)
        辽宁大学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1998年10月正式成立的国家重点教学基地。1999年、2000年已连续两年招生,现有学生74人。基地设在经济学院经济学系,现有专任教师2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人,占教师总数的53.5%;担任基地核心课、专业课的教师35人,共有教授、副教授27人,占77.14%(其中教授16人,占45.7%)。师资队伍具有高学历、高职称、年轻化等特点,专任教师和主讲教师中既有德高望众、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经济学家,又有近年来活跃在国内学术论坛、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还有一批后来居上、已经取得博士学位或即将取得博士学位的青年骨干教师。
        我校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知识面宽,经济理论功底扎实,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并注重素质全面提高的复合型的,从事理论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优秀人才。其实质,是要做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因此,我校基地建设主要突出以下特点:
        1.丰富知识:就是通过共同基础课、核心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等的学习,使学生拓宽知识视野,扩大知识范围,加强知识基础,更新知识内容,使其在专业知识、相关知识、工具和手段性知识等的学习、理解和运用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培养通才、经济大师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培养能力:就是通过学习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自学能力、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适应能力、自立能力、协调能力、实践能力,特别是创新开拓能力、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具备上述能力,才能使学生适应未来市场竞争、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的需要,才能成为21世纪的优秀人才。
        3.注重素质:就是要改变目前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重知识轻素质”的状况,通过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工具运用素质,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素质,业务知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与德操品位,切实培养德才兼备、品学兼优、智商情商俱佳的高品位、高素质人才。
        根据上述要求,在我校基地人才培养模式上,试行本科——硕士——博士“直通车”的培养方式。从第二学年末开始实行中期筛选制,第三学年末确定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预选名单。对于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成绩优异,科研成果突出,具备继续深造能力的,可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同时试行跨学科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的制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