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节,我们都在怨,不是对世界怨,而是对自己怨。现在比较流行“怨妇情节”,满大街走着花枝招展的怨妇,她们心中都有挫折和伤痛。所以有一句话说得好:“给点挫折就坚强”。
梨花带雨,引来梅花三怨,现在已经不流行梅花三弄了,不用弄,直接怨。一怨人生苦短,二怨情感被骗,三怨挣不着钱,只能无语问苍天,可是问了半天苍天,还是叫天天不应。
其实从艺术角度去观察,女人应该愈怨愈美丽,今夜的哀怨让她们如此美丽。很多女人不怨的时候风情全无,特别乏味。
世界上第一个开始怨的是公元前五世纪投海自尽的古希腊女诗人萨福,她开怨妇之先河,在一首古歌中幽幽怨道:月已没/七星已落/已是子夜时分/时光逝又逝/我仍独卧。
中国的“首席怨妇”怎么看怎么也该由李清照担纲,她可真是“满纸怨妇词,一把辛酸泪”。古代怨妇李清照激励着当代怨妇琼瑶,把港台肥皂剧写得“怨声载道”。
不过目前北京流行的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生的“小怨”,基本上都是半文化、半职业的外地女青年,她们远没达到萨福、李清照那种“大师大怨”的境界,而是徘徊于“小资小怨”的浅淡氛围。
这样的“小怨女孩”在午夜酒吧随处可见,她们带着一缕醉意,挂着一脸倦意,诉说一丝怨意,对你还有些敌意,但还强迫你说出人生的建议,你难免不会有一层寒意。
这些女孩这么年轻就开始怨,还没被人生击垮就开始抱怨,如此漫长的人生她们将何以支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