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法国,两支具有艺术气息的球队决战柏林,似乎给人们带来对艺术足球的幻想。20年前,我们常说的“欧洲拉丁派”,又一次成为世界杯的主流。意大利仿佛回到了1994年的美国世界杯,法国期待再现1998年的问鼎奇迹。两个充满文学大师与时装名牌的国度,是否把世界杯决赛,变成“柏林艺术节”?
齐达内颇有艺术魅力的脚法,早被人们封为足球大师;亨利魔幻般的护球已成为网络游戏的标志,“我的护球像亨利”已成为江湖名言;“疤脸杀手”里贝里在速度与技术的结合中悠扬明快;别忘了法兰西足球的指挥家多梅内克,多像一位具有表演天赋的戏剧艺术家。
在意大利阵中,荟萃着世界美男,从巴乔、马尔蒂尼开始,意大利球星一直就合乎中国女人的审美趣味,在决赛中再次目睹一帮“男模”踢球,确实是一种享受。虽然加图索有些凶悍,卡莫拉内西是从阿根廷飘过来的,但在隔过这两人之后,你仍可以将意大利的“群模乱舞”当成一次审美体验。
齐达内与菲戈深沉而苍茫的拥别,是本届世界杯历史性的一幕。两个同为34岁的男人,曾经同为皇马豪门的伟大精英,都有令人倾慕的灵魂风度,都深谙足球艺术的精髓。但是,他们在一场忧伤的对决之后,匆匆告别,所不同的是,齐达内已经拥有过悦目的一切,而菲戈却必须告别无法追求的荣誉。
齐达内送走了劳尔、送走了肥罗、送走了菲戈,但是在柏林决战的第110分钟,他被马特拉齐突然送走,准确地说,是齐达内送走了自己。
在柏林的夜幕中,齐祖猝然迷失,他带着一丝诡异的微笑一头冲顶马特拉齐的胸口,仿佛是对自己刚刚头槌布冯大门未果的一种宣泄。不知道马特拉齐用什么魔咒迷幻了齐达内,齐达内像被“拍了花子”一样,灵魂骤然出窍。
齐祖迷失成为柏林夏天的一桩悬案,马特拉齐的庆功酒也喝大了,说自己已经失忆,不记得当时对齐达内说过什么了。齐达内没有出现在领奖台上,连银牌都没去领,贝肯鲍尔本来想特意安慰他的,但孤独的齐祖拒不见人。
也许,他要把这一刻的动机永远封存,永不示人。但根据现场分析,马特拉齐当时对齐达内会不会这样说:“你是意大利人养出来的一条忘恩负义的狗?”
布冯虽然极力忽悠边裁和裁判监督把齐达内逐出场,但在齐祖真下场的那刻,布冯还是友好地跟他挥别,这一刻诞生了一个经典——从此布冯齐达内,从此不逢齐达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