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钟讲义(试写)

(2009-05-03 18:10:10)
标签:

对联

诗钟

学习

文化

分类: 闲情逸致

200953星期日

诗钟讲义(试写)

 

关于诗钟,首先要说的是诗钟的概念:诗钟,又名折枝诗,兴起于清朝道光咸丰年间。诗钟两字取“击钵催诗”之意,是文人们寓锻炼敏捷才思于竞争的一种游戏。游戏中,不限人数,但限时限字。通常有人出题,有人记录。出题后用一根线系好香钱,承以铜盘。寸香燃尽后断线,落钱入盘,铿锵作响,以为构思之限,故名诗钟。由此说明,诗钟是文人们的一种游戏,目的是在游戏中练习写作能力。

诗钟在对联中形式比较特殊。它与普通对联有什么不同呢?

其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诗钟只限于七字联,上下联总共十四个字,不得添减。

其二,它要求对仗工稳。诗钟对于对仗的要求比其他对联都要严格得多,不允许重字,忌同音相犯、同义异字等。

其三,它对于格律要求也比普通对联,更比格律诗中二联严格,不允许出现拗句。诗钟平仄的正格只有两种:

平起: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格律虽然要求严格,个别地方也可变通,主要指第一、三字的位置:一可不论,若不犯孤平三也可以不论,所以诗钟的格律为:

平起:通平通仄平平仄;通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通仄通平平仄仄;通平通仄仄平平

“通”为可平可仄的意思。平时常说“一三五不论”,而诗钟的五是必论的。

这是格律方面的要求,另外写作方面也有异于常联的要求,比如:

一、扣题。诗钟要求扣题严格,一般不允许犯题字(嵌字诗钟除外),亦不可用近意词代替。整联切忌游离题面。

二、用字。要求一字不可落空,尽量追求新意,出奇制胜。诗钟不允许流水对,亦不可用假借手法。在诗钟中,除要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外,还要求小类相对,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宫室对宫室等。另外,名词中的专有名词,只能和专有名词相对,并且最好是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在诗钟中,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人名中的男人名和女人名,彼此也不能相对呢。不过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是否遵守,自己掌握吧。

三、用典。如果上联用典,下联也必须用典,而且两个典故要求同时代或时代相近。一汉一唐还大体说得过去,若一春秋一民国就不合适。这要求作者熟悉典故,并能熟练运用。

诗钟大致可分两类:咏物诗钟、嵌字诗钟。

咏物诗钟有分咏、合咏两种,分咏体要求在上下联分别咏出绝不相干的两件事物。如张之洞作过《凉棚申报》分咏:“阴阳舒卷长绳里,欧亚纵横乱纸中。”凉棚可以随天气阴晴用长绳舒卷顶席,申报是最早报道欧亚新闻的报纸,抓住二者特点,以游戏笔墨张大其词,用阴阳、欧亚大字眼写成此联。合咏则要求上下联同咏一种事物。咏物诗钟最重要的一点是切题。

嵌字体如林则徐作过《陈人一唱》:“陈迹浑如牛转磨,人情几见雀衔环。”用陈、人二字嵌在指定的第一字位置上(称一唱),写成工整的诗联,感慨因循守旧,世风浇薄。

嵌字体要求在上下联指定位置嵌上毫无关系的两个字或几个字。根据所嵌字的位置分,对称嵌两个字的从“一唱”到“七唱”,美称为:

凤顶格:所嵌字在上下联的第一个字;

燕颔格:所嵌字在上下联的第二个字;

依此类推,后面是第三个字鸢肩格、第四个字蜂腰格、第五个字鹤膝格、第六个字凫胫格、第七个字雁足格。我们经常在对联群中看到要求写什么七唱,比如 “梅雪七唱”这个题目。就是说,将梅和雪这两个字从一唱一直写到七唱,共写七幅对联。

嵌字格还可分为:魁斗、蝉联、辘轳、比翼、汤网、云泥、鼎峙、晦明、碎锦、双钩、四皓、五俎、六逸、七贤、八龙、九老等格。比如散嵌,一般取一句古诗或成语,要求散嵌在一联中,并且不连不对,即所嵌的字不可两字相连,亦不可放在对句同一位置。当然嵌的字数越多,凑好就越难,所以嵌字体诗钟能起到强化训练的功效。

下面列举几种嵌字联的格式,有些比较有趣,稍微了解一下即可:

嵌一字的:合咏格,“一题作一联,禁犯题中字,嵌一字以杜宿构”。如光绪18年福建、台湾在京人士聚作诗钟,有合咏格题目为“咏马,嵌嫁字”。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作:“驮出王嫱悲远嫁,堕来孙寿挽新妆”,嵌了嫁字,上联写骑马出塞的王昭君,下联用东汉大将军梁冀之妻孙寿巧梳妆曾挽“堕马髻”的典故,合写出“马”。

嵌两字的:魁斗格,一字嵌上句之首,一字嵌下句之末;蝉联格,一字嵌上句之末,一字嵌下句之首;卷帘格,一字嵌上句第五字,一字嵌下句第四字;四辘轳格,一字嵌上句第三字,一字嵌下句第四字。

嵌三字的:鼎峙格,把三个字错综嵌在两句中;鸿爪格,在一句的首末各嵌一字,在另一句的第四字嵌一字;押尾格,把三个字嵌在下句末第五、六、七字位置。

嵌四字的:双钩格,四字分嵌于上下句首尾。把四个字分嵌两句中时,多被列入“碎联”、“碎锦”中。

嵌五字的:五杂俎格,把五字分嵌在上下句中。

字数不定的:碎联格,把几个字分嵌在上下句中;碎锦格,把几个字的成语分嵌在上下句,成语中用字的次序维持不变;碎流格,把几个字分嵌在不是对偶的上下句中。

不露字面的:笼纱格,把题目中所限的两个字分别在上下句中表现出来,但不露出字面,如林有赓作的笼纱格《春手》“急潮带雨无人渡,流水听松为我挥”,用名句“春潮带雨晚来急”和“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显出“春”和“手”字;晦明格,两字中的一个明嵌于句中,另一个暗含在另一句中(如笼纱格中的一句)。

还有一些不太常用格式,这里就不一一讲述了。网上这方面的资料很多,可以现查现用。

写作诗钟所用到的创作手法主要有:

①白描法:古人名句,多用常语而不用典故,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语虽浅近,意则深长,这就是白描法。一定要注意立意高古、用语新奇,否则容易成为哑钟。

②比喻法:将所咏之物比为另一物。

③化典法:化典法既是创作诗钟的基本技巧和捷径,又能够使联作显得厚重、沉稳,但需要有较好的文学功底。

④化句法:化用古人名句来表达所咏之物。

⑤集句法:集古人名句对仗,妙手天成。

⑥隐字法:故意将成语或古诗中某字隐去,所隐之字正是所咏之字。

初学诗钟常进入诸多误区,请牢记以下禁忌:

1、忌“哑钟”:诗钟尤重立意,无意义之诗钟,谓之“哑钟”,敲之不响,唱之无味。

2、忌“三脚钟”:以一物对两物者,谓之“三脚钟”,例如“风月”对“秋江”,风月为二物,而秋江则为一物。

3、忌“跛脚钟”:出句、对句,须凑合天然,铢两悉称,若一句堂皇,一句纤巧,一句上,一句下,彼此失衡,此为“跛脚钟”。

4、忌犯题字:分咏、合咏不可犯题面字,并忌以代替字明点题意,例如“梅、月”分咏。若用香雪、暗香疏影、玉兔、桂阙等字,不啻将题字明明点出,决难得到佳句,且易失去题意。

5、忌用叠字:钟眼位置尤甚。 这里顺便讲一下钟眼:从宋代以来,分析诗词注意认取“诗眼”,写作中间讲究“炼字”。做到这一点要靠全面提高文学修养,而诗钟正是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诗钟的写作是先把限定的字配成“眼字”,再围绕“眼字”铺写成联。如“寒、微一唱”:“寒宵坐似沧浪里,微曙看犹混沌初”,是先配成“寒宵”和“微曙”两对“眼字”,进而写出一种意境;“寒月芦花千百顷,微风桐子两三声”,是配成“寒月”和“微风”,写出一种景象:“微虫沟洫犹争长,寒鸟江湖不乱群”,是配成“微虫”、“寒鸟”。清人刘熙载说:“总之,所贵乎炼者,是往活处炼,非往死处炼也。夫活,亦在乎认取诗眼而已。”写诗钟对于练习认取诗眼,进而写活全句,是一个巧妙而实用的方法。钟眼须稳,务求不能移易,例如“千雪”一唱“千眼西方般若佛;雪肤南内太真妃。”千眼出自佛典千眼千手观世音,雪肤出自长恨歌“雪肤花貌参差是”。钟题如不相称,则对仗更须求其工稳,上例“千”与“雪”绝不相称,而以“眼”、“肤”承对,可称能手。

6、忌偏离重心:所咏对象不是题目要求的内容。或者只是与题目有关联,而重点旁落。比如题目要求咏花,却咏成看花之人。

写到这里,诗钟的概念、形式、写作要求、写作手法与各种禁忌都讲到了。有人问,如何才能把诗钟敲响?我想了很久,不知如何表达。如果你能完全按照诗钟的形式和要求来写作,写出来的应该就是一联成功的诗钟。至于如何把它写得更好,我只能说,方法都在这里,运用存乎一心。多读、多写、多练、多想、多感受,一定能越写越好。当然,这已经是题外话了,真能做到如此,不仅诗钟能敲得响,还有什么事做不到呢?

 

 

作业:一、合咏:“风筝”。

   二、分咏:“牛、苹果”。

   三、晦明格:“春、雪”。(明嵌哪个字,自己选择。)

   四、七唱:“钟、月”。(可只写第七唱,如有余力,亦可写足七联。)

   五、散嵌:“春水绿如蓝”,要求不连不对。

 

 

参考了以前的讲义,还有几篇网文,记不住都有哪几篇了。

初次试写诗钟讲义,难免错漏百出。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我好随时改正。谢谢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