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疏的秋雨中,踏上长堤,柳荫长椅揩去点点滴滴的雨水,汗衫后背后腰均已汗湿。脱去汗衫搭在椅背晾一晾。
五六公里外的山峦隐匿在烟雨中。家门前的供电大楼隐隐约约。
菜场里前几天就有褐色的板栗卖。今天上到二楼一问,带壳的5元/斤,去壳的金黄色的10元/斤。
绿皮桔子,10元/斤;新下来的。
剥去绿皮的茭瓜(四五寸长),5元/斤;
绿莲蓬,1元买5只。
紫菱角,四角菱角。3元/斤;
小孩胳膊似的一节节的白藕,3元/斤;
带着泥土的鲜花生,三元五一斤。圩区沙地多,所以花生种了不少。
还有一种从没见过的东西也在菜场卖。“吉利果”。
我顺着二楼四周靠墙的菜摊,一一问价。
淡绿色的长豆角子,3元/斤;
韭菜,3元/斤;
面粉,同一家店的同一种面粉,几天前买1。8元/斤,今天2元/斤;
西红柿,3元/斤;
青椒,2。5元/斤;
紫茄子,1。5元/斤。
小头青,手掌长的青白菜,4元/斤;
山芋叶梗,2元/斤;煮熟的山芋,5元/斤;
牛肉,21元/斤;
猪肉,15元/斤,肋条,25元/斤;
一个摊上摆着七八个鸡蛋大小,体外长着如树上板栗那样的茨毛。问菜妇,是什么?菜妇说是:“吉利果子”,好吃。
这时一个老妇见我有些好奇,就给我说:好吃,有的象糯米味道,有的象梗米味道。
我弯腰仔细瞧这七八个毛茨满身的玩意。一个中年妇人要买。说是一块钱三个。摊主拿起一个,用剪刀将“吉利果子”剥去带茨毛的壳。里面露出几个裹着白籽的小包。说就是吃这个包里的籽籽。农妇说她是西湖查圩的。我伸手想拿一个,可是手指被茨毛扎疼,赶快缩回手来。http://s15/middle/4922e4b1gac2d614cb07e&690
http://s2/middle/4922e4b1gac2d636ff9f1&690
摊子上“吉利果子”旁边,还摆着几十根荷塘水下藕茎一般的东西。我本以为是藕茎,但摊主说不是藕茎,而是“吉利果子”的茎。据说,“吉利果子”如藕一样,是水生植物。请教几个老年人,他们说是“藕根菜结出的果子”。有个老翁还说,这是个好东西,是种补品。
我一元钱,挑了两个,回到家拍照后,用尖嘴钳配合刀子,剥壳后,内里是几十个小黄豆大小的颗粒。填到嘴里,嚼不动的,也没什么味道。只所以浑身是刺,是护身也。在水下,如没有这身硬茨,早被鱼蟹给吃了。
小城被大江环抱,水面多,生长的植物也多。我在江边生活也四十多年了。可这种物产还真是第一次见到。
天地生万物,一个人能见到几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