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人世间》观后感
(2022-03-29 12:33:57)
《人世间》成热播剧了,受到好多人的追捧,这个时候我才打开电脑看了看介绍,大意是说“二十世纪60年代末,北方某省会城市“光字片”区居住着周姓一家,父亲周志刚在西南参加“大三线”建设,长子周秉义响应国家号召成为第一批下乡知青,长女周蓉追随诗人丈夫远赴贵州乡村,周家只留下小弟周秉昆与周母相依为命。在五十年的岁月里周家人的命运与时代变迁交织在一起,周秉义大学毕业后从政,在大刀阔斧的改革中经历仕途沉浮;周蓉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却情路坎坷。周秉昆与美丽又不幸的女子郑娟相濡以沫,经历下岗的阵痛和“下海”的挑战,在平凡的岁月里扶持邻里亲友共同前进。”的故事。我主要看到了【北方】二字,我今年春节前后CCTV播放了电视剧《人世间》,其间,我偶尔看了一两分钟,大体意思好像是儿女情长,于是,我没有多看,而去唱歌了。突然有一天电视新闻里说到兴趣油然而生,开始了电视剧的回放,我从第一集开始一集不落的看到最后,其感觉是我又来到了东北,来到了我认识的唯一的东北人家,我作为一个所谓的南方人,我特别觉得这部电视剧太东北了,东北人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的面前。坦白说,如果我没有去过东北,没有接触过东北人,我对《人世间》没有感觉,而且有不会看下去的想法。
大家知道文艺作品来自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先说说“光字片”区,那是周家住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因为南北生活的差异,在我们这里起码我是没有看到过。此时,我想起了我第一次去敦化,我就想看“光字片”街那样老巷、老房、老炕,虽没有100%如愿,但是还是看到了敦化铁路宿舍区的老房、老炕、土坯房,为此我还写了一篇作文。这次看到了《人世间》的“光字片”街,让我吃惊,这不就是敦化铁路宿舍区吗!据说《人世间》剧组在长春电影制片厂还搭建了“光字片”街,那得花多少钱,早知道他们需要这样的外景,我第一个向导演推荐敦化铁路宿舍,这里就是标标准准的敦化“光字片”,土坯房,火炕,私搭的小房,然后,老百姓在那样的环境里生活,一模一样。
电视剧周家是山东来到东北,我认识的杜家也是山东来的东北,一模一样。电视剧主要刻画的人物周家仨孩子的命运,而我认识的杜家好像就是梁晓声笔下的“东北人家”。我们先说杜老疙瘩,她就是“秉坤”,咋这样说呢?大家想作为杜家最小的孩子,半是命运安排半是自我选择留在了敦化。在过去,作为多子女家庭,其他孩子都远走高飞了,几乎每个家庭都要选择一个留在父母身边,这样的孩子往往对家庭付出最多,获得不多。她最后还可能承受最多的是抱怨和误解。杜“秉坤”也就是这样默默地陪伴着爸爸妈妈,在她的心中也许就记着《人世间》的那句话“每个人都像烟花一样,都会有自己最绚烂的时刻”。在平凡的人生中做好每一天的敦化杜“秉坤”。
那么“秉坤”的妻子“郑娟”是谁呢?我觉得是杜家老三莫属。这又是为啥?首先戏里的“郑娟”命运坎坷得让人无法接受。从小无依无靠,被一个养母领养,然后,被骆士宾强奸,生下了“楠楠”。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秉坤”接受了,在周家婆婆植物人,“郑娟”硬是不离不弃,每天给婆婆按摩,让植物人“活”过来,接着是男人坐牢,自己靠卖烤红薯卖冰棍度日。眼看孩子大了,又中年“丧子”。但是我们都知道“郑娟”在戏里是好人,主要是她做到了一个好媳妇、好母亲、好妻子。杜老三命运虽然不好和“郑娟”去比,可是也够“坎坷”。小时候出生在大东北,挨冷是肯定的,然后,到初中了,要去“大栗子”,可是那里教的和敦化不一样啊!再从头再来,然后再返回敦化,来来回回,大学梦就随着长白山的雪一起融化了。大学没有了,做个教师也行啊,哎!让他去白山,下嫁了一个没有文化的“公子”,为了维持家庭,演好媳妇这个“角色”,杜三开始也是做到了好媳妇、好母亲,在老公一天到晚出差的时候她带着孩子风里来雨里去,宁可自己没有也给婆婆买婆婆喜欢的东西,在家里遭遇到夫妻双双下岗的情况下,一个人扛起家庭重担来到图们开店,渡过家庭最困难的事期,你说这多像“秉坤”在狱中,“郑娟”推着车卖冰棍儿来撑起了这个家。最主要的是杜老三在生活中没有被某些人的暴力打垮,反而学会了坚强,她见到妹夫生病,去了图们。见到妈妈开刀,义无反顾来到敦化,无怨无悔。她像“郑娟”那样成了非常辛苦的女人。当然,她要追求无私,就是无条件的付出。她做到了,所以,她就是杜家的“郑娟”。如今杜爸爸不在了,妈妈又生病了,按理现在姐妹四个都退休了,为什么她要在敦化照顾妈妈呢?其实在她的心目中想的是父母活着就是子女和死神的一堵墙,父母不在了,人生只剩下了归途。所以,能和妈妈在一起多一天是晚辈的幸福。
那么,谁是“秉义”呢?我觉得大勇特别像,虽然他不是市委书记,但是自从和老五结婚以后一直和妈妈住敦化“光字片”,这在东北叫啥呀?倒插门。“秉义”在岳母面前力求做到最好的姑爷,让岳父母很满意。大勇也一样,和老五一起为了楼道老人行走安全还按上了扶手,家里卫生间呀,厨房啥的只要修理还是购买,大勇都能让岳母满意。所以,我觉得他像。
那么“晓光”哥像谁啊?不是活生生杜家二姑爷吗?脑子灵活会赚钱,社会上的人情世故也特别懂,老太太开刀前还特地来敦化看岳母,其他二位白山姑爷就没有来。话说到这里,这部戏里有一个“春燕”可不能忘了。“春燕”在这部戏里是变化最大的角色,热心助人又大大咧咧,深受人们的喜欢,可是最后大家都离他而去。为什么?有时间去看电视剧吧。在这里我好想说杜家老大,特别像“春燕”,孩子的时候她特别能吃苦,东北的冬天很冷,她跟着爸爸一起去砍柴、割野菜猪草啥都干,插队回城后又主动把杜家二姑爷介绍给杜老二、把杜老三安排进水泥厂,那个时候其形象别提有多敞亮了!但是,随着贫穷生活的磨砺,她慢慢的变得满脑子都是各种小贪心。孙子第一、家人第二、客人第三了。为人处世方面,她不断的使出各种小聪明小花招。为了实现这些小贪心小算计,从她本身来说也很纠结,然后还不得不找出各种理由来游说妹妹们,你还是咱们妹妹的主心骨吗?其实她自己也没有那么自信了。主心骨的形象在原来的基础上已经大打折扣了。妹妹们觉得老大越来越没有那么可爱了!
杜老三曾经因为姐姐妹妹感情的疏远有时黯然落泪,觉得现在的姐妹关系好像还不如穷的时候了。是的,我送老三一句《人世间》的台词“这世间你在意的人和在意你的人其实就那么几个,这就是你的全部世界。一个什么都没有的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己,只要有了自己,天塌了都不怕”。
纵观《人世间》这部戏,其实是一部悲剧。与其说是《人世间》倒不如说是人世艰。之所以受到广大老百姓的追捧,主要是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和现实社会无缝对接了,让人们能感觉到这部戏就是我们的身边事,一点没有距离感。好久好久没有看到这样的精品力作了,让我看到了真实的东北,我为再次为《人世间》点赞!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