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

(2012-07-19 09:42:56)
标签:

转载

分类: 育儿心经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
文/老天

    自学能力就是自我学习能力,这是学习的核心。一个人只有拥有自我学习能力,才能更为广泛地涉猎知识,丰富自己。在未来,文盲不是目不识丁,而是不会学习。所以,自我学习能力是相当重要的。我聊天的时候自己聊起天儿小时候的自我学习,接踵而至的是家长们的一大堆问题,没想好怎么说,思路有点乱,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一)让求知欲成为激发孩子的自学兴趣

    每个孩子都拥有强大的求知欲,这在孩子小的时候尤为体现。虽然孩子小,问的问题有时候相当幼稚,但那不叫幼稚,那叫该年龄段的问题。很多家长要么一口回答,要么就是觉得无所谓把问题无视了。这对孩子来说,就不是什么小事儿了。前者,孩子的思考能力会因为你的直接答案而形成依赖行,思考的过程没了;后者,因为你的不重视,还是的求知欲望收到挫伤,这更不是什么好事儿。孩子提出问题,你可以选择和孩子一起解决。在解决的过程中,也是孩子学习的一个过程,他知道遇到问题,可以多种渠道、多种角度去解决,同时也培养了他运用工具书或者其它媒介的能力。脑袋除了学习,还得会思考。

(二)让兴趣帮孩子养成自学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此话不错。对新事物有兴趣,那么孩子自然会跃跃欲试。反之,任凭你如何讲解,也无半点作用。有家长提到,培养孩子自学能力的时候,是不是该给孩子挑挑书本?给孩子挑书本固然无错,但也不见得是正确的。从某方面来说,家长为孩子挑合适的书、耐读的书,是件很棒的事情。但在孩子自学能力上,便不见得有多大的好处了。我个人认为,可以放手让孩子去挑自己爱看的、感兴趣的书。家长们也可根据自己和孩子的情况买一些学习用书,买什么书要结合自己孩子的年纪来考虑、决定。
    我记得,天儿开始识字的时候,是看图识字的,这很形象,孩子也容易记住,这其实还可以是一种玩耍式学习。他稍大一些的时候,我用的是国学启蒙。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们先从《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简单的经典诗文学起。这样的循环渐进,孩子不仅能流利地背诵《弟子规》、《全唐诗》等,还能活学活用,极大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再大一点,我们就适时介入对孩子的阅读引导。阅读时,我们是和孩子一起的,大声地和孩子一起朗读,互相指出自己欣赏的语句并说出好在哪里,慢慢地养成孩子的读书兴趣。渐入佳境,孩子自然就有了阅读的欲望,有兴趣的自然会都读,没兴趣的也适当涉猎。

(三)要引导孩子在自学中获得快乐

    我想,家长们都很清楚地知道,一旦一件事情做下来心情愉悦,感到很快乐,我们自然会乐此不疲,孩子自然也是如此。在孩子的自学过程中,家长就要善于引导将一些趣味性的知识搀和其中,让孩子觉得自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而不是让孩子感觉到自学的枯燥和乏味性。比如:昨天我在《学习数学二三事》中讲到的,利用小故事的情景,结合数学来让孩子学习概念并运用概念。而不是那些枯燥的数字,不易变通的直线,稳如泰山的三角形。
    再比如:带孩子去感受感受大自然,讲讲那些来自书本上的花花草草、景景色色。我曾经对天儿讲过,你不一定要去那些繁华的都市,但一定要去亲近亲近那些大自然。还可以感受、领略来自语文中所描述的那些意境,亲身体验来自大自然的无限魅力。真正理解什么叫“山清水秀”,什么是“春风吹又生”。还可以适时地让孩子写下自己的感受,成文一篇,岂不美好?

(四)要培养孩子的自学习惯

    自学习惯的养成是需要过程和一定时日的,不是什么一蹴而就。这就需要孩子的持久性和坚持不懈的毅力了。但习惯一旦养成,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轻松而且自在。很多孩子做事都是率性而为,兴趣来了,不用你的督促也可以完成得很完美、很认真。若是兴趣走了,那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甚至置之不理。家长要努力让孩子的脑海里形成一个“收获,那就得坚持”的概念。打个比方:天儿原来学数学我是跳着来的。孩子总是会对一些东西敏感,而对另一些东西觉得无趣。我拿出很多课本给他,他挑自己喜欢的。可是,很不巧,他挑得很难,前面基础都没有呢,怎么学?于是,我告诉他,这本还有这本都是基础,你不先搞定它们,怎么能吃到最后的大虾呢?慢慢地学、慢慢地熬,等学到原来点兵点将的那一本时,那种感觉应该可以雀跃的。

     关于孩子的自学能力培养,老天成文一篇,不知道有帮助否。即兴写的文章,还愿不误人家长才好。哈哈。末了,祝各位假期愉快。

0

前一篇:[转载]24节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