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需要音乐培养吗?

(2009-10-21 16:09:22)
标签:

育儿

音乐

兴趣

快乐

分类: 育儿心经
 

http://www.weeklysh.com/enews/shyz/20090915/m_37507.jpg

 


“看来我的宝宝没什么音乐细胞,还是赶紧换个培养方向……”你打算在3岁之前就对宝宝下这样的结论吗?事实上,在这个年龄段就决定是否向音乐方向发展还为时太早。在强调智能发展多元化的幼教专家们看来,音乐智能是每个人都具备的一种智能

Part1  音乐培养误区大改造
【当路路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爸爸已经为他订下了学习音乐的伟大方案——钢琴十级。“要从小培养孩子的音乐细胞。”为此,他早早为孩子找好了老师,并在家中摆上了一台价值过万的钢琴。】
        音乐教育就是学习乐器吗?错!所谓的音乐早教,并不是在孩子小小年纪的时候就逼他学乐器,甚至为了体现所谓的音乐培养,把孩子当成在朋友面前挣面子的“演员”。尊重孩子的天性,发现孩子享受音乐乐趣的特点——他也许只是爱听,也许爱唱,也许喜欢用手指拨拉几下琴弦,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家长通过愉快的方式鼓励宝宝爱上音乐,并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出多方面的潜能,这才是真正的“音乐早教”。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们很明智,下棋、唱歌这些对未来没什么用,毕竟得世界冠军和做歌手需要很高的天份。我们还是让孩子早早去学英语吧!】
        音乐不是一种必要的教育?错!音乐环境对孩子的早期发展非常重要,它至少能从几个方面影响宝宝。比如个性发展:音乐能抚平宝宝,尤其是新生儿的情绪,为培养情绪平稳的性格打下基础;比如智能发展:学音乐能帮助提升20%的听觉记忆,记的东西比别人多,长大后课堂学习的效率就比别人高;比如人际交往发展:音乐是有情感的,在音乐活动中孩子有机会与父母、小伙伴传递情感,对于理解别人和建立关系都有好处;比如运动能力发展:拍手、打鼓或者演奏乐器都能很好地锻炼手部肌肉,增强对精细动作的控制,还能培养协调能力。

【父母五音不全,就不需要对宝宝刻意进行音乐教育了。】
        错!每个宝宝都需要音乐方面的刺激。如果父母对自己的音乐水平信心不足,不妨平时在家里多播放音乐CD,丰富音乐环境,或者你还可以带宝宝去参加亲子班、早教班里举办的音乐活动,让宝宝在享受音乐的同时,培养出愉快、活泼、开朗的性格。

【我的宝宝唱歌像念歌词,跳舞像小鸭子,应该没有什么音乐细胞。】
        错!音乐属于智能的一个方面,每个孩子都具有音乐细胞,只不过天赋不同,有些孩子能力更强,有些孩子这方面的能力稍弱。3岁之前的孩子唱歌走调、像念歌词都是很正常的,3岁以后才是发展儿童对节奏和音调敏感性的关键期。不要轻易否定宝宝的音乐天赋。妈妈要懂得认可宝宝,首先就是不对宝宝的音乐才能提出过高的要求,把孩子的音乐能力看成像学说话和学走路一样,是在不断发展和更新的。

【这个孩子会唱歌,音乐细胞多;那个孩子五音不全,没有音乐细胞。】
        错!考察一个孩子的音乐能力,可不仅仅是看他(她)唱得准唱得好,音乐能力还可以指孩子对音乐的倾听和理解能力。也许宝宝在歌唱方面不见得表现很出色,但是他们仍然能够展现出自己对音乐的感知力,比如对熟悉的或者喜爱的乐曲长时间保持安静,甚至聆听;不开心的时候,节奏鲜明轻快的乐曲会让他(她)破涕为笑;央求妈妈重复播放他喜欢的乐曲……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只要为孩子营造了丰富的音乐环境,孩子都会展现出这样一种欣赏音乐的表现。


Part2一点小心思,培养音乐细胞
1.比宝宝先爱上音乐
        为什么出生于音乐世家的孩子往往表现出对音乐的敏感?除了解释不清的遗传因素外,环境是一个不能被忽视的重要原因。爸爸妈妈对音乐的态度潜移默化中深深影响了宝宝。所以,想把孩子带入音乐的世界,爸爸妈妈们需要把自己先带入这个世界。比如,在对音乐的选择上,不必把对宝宝的好处放在首要位置,大人们自己喜欢是第一位,其次是对宝宝的听力和神经发展无害。当妈妈的情绪在音乐声中变得很愉悦时,宝宝也会从中感受到美和快乐。
2.和宝宝一起玩乐器
        花高价钱送孩子去学乐器,自己在门口干等着?这只会让孩子在一种孤单的氛围中备受压力。还是全家人一起来学习吧,孩子在课堂里学,回家负责教授给父母,周末来一场全家演奏会,让愉悦的情绪和合作的激情充满心间。
3.好音乐,好设备
        为客厅添置一套好音响,就算不是为孩子,也能提高大家的生活品质。再为孩子选择一些风格丰富的音乐作品吧,记得要买正版哦!如果孩子年龄还小,不妨选轻柔的乐曲,比如《摇篮曲》,等大一点,再购入一些世界名曲和儿歌童谣,在每天的某个固定时间,不断重复播放。别担心孩子嫌烦,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重复播放的歌曲,这会加深他们的熟悉感,由此喜欢上这些音乐。
4.自然之声,最美妙
        没有一把银嗓子,还可以培养一双金耳朵。自然界中的天籁之音无处不在,带孩子去安静的大自然,听鸟鸣、流水、虫叫、鸽哨,欣赏最自然的美好音乐。
5.玩音乐就像玩游戏
        音乐和舞蹈怎么能相互分离?带着孩子一边听,一边用身体语言演绎幼儿音乐中的故事情节。比如小鸟飞翔、大象走路、海浪翻腾……把抽象的音乐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形象联系在一起,给宝宝无穷乐趣。
        打击乐最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当孩子拿着筷子敲打碗的时候,你可别因为这种“无所事事”对他横加指责。帮着他一起来制造原创音乐吧!用小木棒敲击桶、锅、盆,甚至在几个碗里放上不同量的水,敲一敲,让孩子自己发现,这些声音竟然因此变得如此不同。当然,有条件的话,你还可以买来真正的乐器,吸引孩子学习演奏。
6.当音乐成为谈资
        一边听音乐,一边和孩子一起感受和讨论:这段音乐让你想到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你听出什么声音?你来表演一下?这些讨论会激发孩子对听音乐的好奇和探究。

婴幼儿音乐推荐
1.《德加拉系列》这套专辑一共包含了《小小巴赫》、《小小莫扎特》、《小小贝多芬》、《小小伽利略》和《小小斯瓦尔第》5张CD,节奏简单清脆悦耳,经过了重新编曲,适合宝宝和父母一起尽情欣赏。
2.《56首最好的宝宝古典》
        一共有56首古典音乐,分为《亲近大自然》、《动作狂欢节》、《快乐的游戏》、《甜梦小夜曲》。
3.《音乐经典》
        包含了巴赫、贝多芬、舒伯特和柴可夫斯基4人的作品,所选的曲目都是世界最经典的曲目,质量不错。
4.《乐宝宝音乐CD》
        由RaimondLap精挑细选的音乐作品,优美的音乐旋律融合了宝宝的牙牙学语声以及森林、流水、鸟鸣等大自然的声音,据说能启发孩子的创造力、情绪表达和肢体律动平衡。
5.《梦幻童年甜美童歌》
        收录了50首童歌精华,全部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年广播合唱团演唱。

不同年龄段音乐能力培养的重点
0~1岁:培养音乐感知力。经常在家中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宝宝有机会感受旋律。
2~3岁:培养节奏感。这时的宝宝已经能跟着音乐手舞足蹈,可以让他(她)多听节奏鲜明的乐曲,吸引孩子对节奏的兴趣。
3~4岁:培养旋律和音准。从被动听音乐发展到主动玩音乐,在唱、弹、跳中全面提高音乐能力。

                                                   本文摘自《上海一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