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设身处地,情景再现----《春》朗读指导

(2006-04-10 20:38:02)
分类: 原创朗读指导

《春》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通过春天景物的描写,道出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整体节奏为轻快型,中间又有舒缓型交错,形成文章节奏回环往复的特点。朗读的时候,注意形象感受和逻辑感受的结合,理清头绪,设身处地,触景生情,然后现身说法,努力做到情景再现。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这一段是对盼春的描写,是舒缓型节奏,为下文轻快型节奏做铺垫。 “盼望着,盼望着”两个短句的反复,突出了急切盼春的心情,语气应一次比一次强烈。“东风来了”表明春风唤醒了春天,“春天的脚步”后面用一个强调性停顿,拟人的手法表明春天确实到了,读出对春天到来的欣喜之情。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这一段是对春天总体景象的勾勒,也是绘春的开始,镜头为全景,应用轻快型节奏,程度稍轻,并逐渐递近。 “刚睡醒”“张开”为强调性重音,概括写出春满大地,万象更新的动态景象。“朗润”“涨”“红”为强调性重音,具体写了春天“山”“水”“太阳”的动感和色彩,饱含着喜爱和激动。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绘春图首先从草写起,节奏为舒缓型与轻快型交错。第一句为特写镜头,镜头“偷偷地”是在不知不觉,轻读,“钻”说明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有点狡黠的情态。“嫩嫩的”“绿绿的”为比喻性重音,写出小草初生的娇嫩与可爱。接下来一句为横向扩展,“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两个“一大片”要注意层次感,“满”要突出小草绿满田野的情景。接下来是写人的活动,突出动感。“坐着,躺着”是一组,中速,语调为一降一升,“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是一组,节奏变地欢快了,读出人们在春景中尽情欢乐的情景。“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应放慢节奏,好像人们被这美好的春景陶醉了,节奏放缓,多用虚声。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这是一副百花争艳图,整段节奏为轻快型,从上到下空间感要注意。 “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镜头早高处,拟人的写法,道出各种花争相绽放的急切情态。节奏轻快,三种“树”,语调为一降、一升,再一降并延长,“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读出情趣。“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为视觉所及,目不暇接,“火”的热烈,升调,“霞”的美丽,用平调,“雪”的纯洁,用降调。接下来一句写了春花到秋实的过程,“花”虚声,“甜味”是嗅觉,气声。“闭了眼”后是想像,,“桃儿、杏儿、梨儿”重读,与“花”呼应。接下来是蜜蜂蝴蝶的活动,突出闹的气氛,“嗡嗡”的声音“飞来飞去”的情景,注意突出。接着镜头下移,写到野草,列举的三种花,分别用平调、降调、升调读,比喻要突出“眨”的可爱。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绘春的第三个步骤是春风图,节奏为轻快性中交织着舒缓型。第一句,正面出“春风”的特点。 “抚摸”是触觉的感受,为重音轻读,读出春风的温柔。接下来一句,写了芳香、土气、青草,这是嗅觉的感受侧面烘托,用抒情的色彩,舒缓的语气读。接下来从听觉方面的感受烘托。要找到“鸟儿””与“清风流水”的“的对比。“高兴起来了”语调开始上升,下里一句具体写鸟儿的情态,抓住“卖弄”“婉转”等关键词语,“轻风流水”轻声慢速,稍顿,道出“应和着”。 “嘹亮”拉长语气,突出空间感觉。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绘春的第四个步骤是春雨图,节奏为轻快型与舒缓型交错,为下一段作铺垫。“三两天”强调春雨连绵不断。“别恼”是转折性重音,然后向你具体介绍春雨的特色。“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三个比喻,读时用气声托出,体会烟雨迷蒙那种情景。“绿”“逼”为情感性重音,用实声,写出了雨中空气的清新。接着又展现了一幅雨夜图,节奏变得舒缓,“慢慢”“静默”应重音轻读,要突出人们雨中的惬意。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最后描绘的是迎春图,节奏为轻快型,程度稍中。两个“多”字,一个比一个读得重,传达出孩子们无限喜悦。接下来写所有人的活动,节奏更加轻快了,春天给所有人带来了青春活力。最后一句,为评论,两个“有的”的重读,强调春天带给人们的无限美好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这是文章的第三个部分――颂春,是以上各段具体记舒的基础上对春的歌颂,节奏为轻快型。三个排比句,概括春天的风貌,进一步点明题旨。语气色彩应是逐渐加重,程度依次为轻、中、重。“新的,它生长着”要模仿小孩,声音清脆;“笑着,走着”应该适当拉长,展现小姑娘的“花枝招展”;“上前去”应一字一顿,气息饱满,坚定有力,表达了自己要珍惜大好春光,努力“上前去”的心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