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歌洛莉娅巴基斯坦游记卡拉什 |
分类: 浪迹天涯 |
图:卡拉什少女
在兴都库什山皱褶地带,奇特拉尔(Chitral )南部的阿巴两国的边境地区,有一支原始的异教徒部落。他们身着黑色袍子的卡菲尔-卡拉什人(Kafir-Kalash),称作 “黑衣人”,人口不到五千,分布邦布瑞特(Bumburet),拉姆布尔(Rambur)和比利尔(Birir )三个村寨,居住在河谷旁。
这里生活状态十分原始,八十年代才被外人知晓,至今涉足这里的游客不足两千。黑衣人固守着上帝留给他们最后的家园。
搭上吉普车,盘旋在峡谷中,来到了河谷的深处-卡拉什(Kalasha),“黑衣人”的故乡。
巴基斯坦地图
图:卡拉什河谷
图:河谷中的村落-Bumburet
沿着山势,几层岩石一层木板,搭起了两三层楼房。下面储存牲畜粮食,登梯而上,是一家人的卧房。用花草动物装饰房间的墙壁,木头上雕着花纹作为房子的顶梁。客厅在楼上,是长方型的厅廊,核桃伴着自制的葡萄酒,人们围绕在篝火旁。
“黑衣人”不信阿拉,坚信花草树木有情,万物有灵。崇拜火神,长角的山羊为图腾,悬挂在墙上。
图:石木结构的小屋
图:墙壁上的绘画和他们的图腾
图:精致的木雕
男人们已身穿穆斯林浅色的长衫,羊毛帽子上插着羽毛。女人们用彩色线在黑色粗布上面绣出五彩缤纷的花朵和几何图案,来作衣裳。头戴的帽,用贝壳和铜扣装饰,和怒江峡谷中傈僳族有几分些相像。长袍和西藏有着某种联系,手链的纹饰和印第安相似,孩子们留着长长的发辫,一前一后,和我们的清朝一模样。
穿上黑色的长袍,系上彩色的腰带,带上沉甸甸的帽子。将橙红色的珠链挂在脖子上,装模作样。照片里显现不出一丝卡拉什人的影子,眼睛没有那么闪亮。
“黑衣人”大都白肤、浅发、蓝眼,自认为是希腊人的后裔,学术界:一说是亚历山军团的遗留,二说是人类迁移中古欧洲人的分支,三说有着中亚各族的混合,……,众说纷纭,难以想象。
没有文字记载,不知从那里来,也不知未来去哪里,部落的历史漫长。故事刻在脸上,族谱编织到线里绣在了长袍,基因密码在血液流淌。
图:女孩
图:独特的发辫
图:花季少女
图: 服饰
图:绚烂的头饰
图:白肤浅发蓝眼
图:妇女
图:故事都刻在脸上
黑衣人风俗奇特,女人在脸上刻画图案,和中缅边境的山谷中独龙族纹面一样。月事或孕期被视为不洁,女人会从家里搬到村外的“月房”。黑色的草药涂抹在婴儿的脸上,据说长大后皮肤会漂亮。他们死后不埋入土中,而是躺在木制雕花的棺材中,放在山坡上。
喝酒,唱歌,跳舞,自由恋爱,乐观向上,……。年轻一代的黑衣人”和我们没什么不一样。
图:纹面
图:婴儿脸上涂满黑色的草药
图:“月房”中的女人
图:情谊绵绵打破厚厚的墙-女人的“月房 ”
图:制作查帕堤的客栈老板娘
图:Rambur河边劳作的妇女
图:回眸
图:古老的礼节
图:圆舞曲
图:谈情说爱
来去匆忙,回首望,山寨隐藏在大山的背影中,我感到神秘而迷茫。
大山的隔绝,几千年坚守,抵挡不住穆斯林的异化,现代外来经济文化的入侵,这将沦为人们猎奇的民俗旅游之胜地,“黑衣人”奇特的文化风俗瞬间会消亡?!
图:皈依的卡拉什人
图:现代的卡拉什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