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全古塔目录(四)
(2012-02-03 07:44:10)
标签:
中国山西省古塔目录旅游 |
分类: 全国古塔目录 |
接着发:山西省全古塔目录(四):
山西省全古塔:(四)
|
编号 |
县、市 |
|
|
备注 |
|
|
临汾市 |
|
|
|
|
1. |
临汾市 |
大云寺方塔 |
县城西南大云院内,唐代。 |
|
|
2. |
洪洞县 |
飞虹塔 |
县城东北17公里的广胜寺上院,东汉。 |
有 |
|
3. |
|
阿育王院塔 |
(东汉建) |
|
|
4. |
|
城关风水塔 |
洪洞县城关镇耿坐村。创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实心砖塔,六角形,十三级,高20余米°保存较妤。 |
|
|
5. |
|
万安文风塔 |
洪洞县万安镇万安村西。实心砖塔,平面呈八角形,十三级,高20佘米,保存较好。 |
|
|
6. |
|
万安岩泉寺墓塔 |
洪洞县万安镇岩泉寺的故址上,为宋代遗物,砖石砌筑,实心结构。第一层塔身镌刻饰物,第二层以上作密檐状。整体轮廓糅合了喇嘛式塔、密檐式塔、楼阁式塔等多种形式,是一种新型的组合式塔。 |
|
|
7. |
|
万安婴儿塔 |
洪洞县万安镇万安村北。砖石结构,平面呈六角形,七级,高4米。保存较好. |
|
|
8. |
|
淹底风水塔 |
洪洞县淹底乡后泉村南150米。圆形实心砖塔,十三级,高15米。保存较好。 |
|
|
9. |
|
万圣寺舍利塔 |
洪洞县左家沟乡浅沟村西1公里。建于明成化五年(1469),为密檐式实心塔,高约12米,十三级,底座为四角须弥座,塔身呈圆肚状,顶端琉璃宝顶。保存较好。 |
|
|
10. |
|
大槐树唐经幢 |
大槐树景区内。 |
|
|
11. |
曲沃县 |
大砖塔 |
县城万户村东南旷野。砖结构,八层,高约 25米。 |
|
|
12. |
|
感应寺砖塔 |
县城西西关,宋,1165年。塔原为八角十二级,元代地震时塔上四层受震堕毁,仅残留下八级。塔身平面八角形,密檐式,自二层以上分裂为二,缝宽1.5米.塔高44.1米、远望若双剑耸人云天。感应寺残塔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和地震历史与震情的宝贵实物资料。 |
|
|
13. |
|
史村大明宝塔 |
曲沃县史村的一个土冈上。塔身平面八角形,塔顶已毁,顶层塔身残破,高为13。12米。通身砖砌.浑厚笃实.是明代建立的一座八角八层密檐式宝塔。 |
|
|
14. |
|
扬淡文峰塔 |
县城万户村。砖结构,七层,高约25米。平面与主体都采取圆型,建在方台上,南面有门,可以登临,塔身不加任何装饰,全为素面。各层塔檐只用砖砌出短的小檐层。塔顶为圆形攒尖顶,上用钢刹。简练的圆形塔。在文峰塔类型中较为罕见。 |
|
|
15. |
|
杨谈风水塔 |
曲沃县杨谈村南的一块田地上。该塔刚劲挺拔.通身红砖,是一座清建的叠涩式风水塔。 |
|
|
16. |
|
杨谈佛塔 |
曲沃县杨谈乡万户村东南隅的一座清建砖塔,高26.5米。塔身圆形,七层密檐式,层层都筑有佛龛,内供结跏趺坐的佛像,作说法状,故名佛塔。 |
|
|
17. |
|
高显靳家庄砖塔 |
曲沃县高显镇靳家庄村。清代遗构,坐北向南,塔身平面八角形,为三级砖塔,高7米,三级檐下均作仿木结构柱头、补问、转角斗拱若干垛,宝顶已毁。建筑面积12.54米。 |
|
|
18. |
|
靳家风水塔 |
曲沃县靳家村南有一座风水塔.塔基砖砌,呈六角基台。通身砖砌.高约II米,是一座六角三层密檐式的风水塔。 |
|
|
19. |
|
史村东宁村砖塔 |
曲沃县史村镇东宁村,清代遗构。塔坐东向西,塔身平面八角形,为八级密檐式砖塔,高约12米。第一、二层正西设门,中空,三层以上实心,四面造龛,宝顶已毁。占地面积22.38平方米。 |
|
|
20. |
|
小巨魁星塔 |
曲沃县小巨村的苗圃园中,有一座魁星塔。该塔紧靠房屋,三米高的砖砌方形须弥座和房屋的后壁连成—体。为六角五层砖砌塔身,高7.05米,表面平整光滑,叠涩塔檐,第五层面对该村辟一较大的拱圆形的神龛,内供魁星塑像,蓝面赤发。龛上雕有扇形砖匾,上书“桂籍”二字,说明该塔是制造形胜、祈兴文运的风水塔。 |
|
|
21. |
浮山 |
东张贯里砖塔 |
浮山县东张乡贯里村。据碑文载:创建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塔身呈圆形,建筑面积lO平方米,高五级,约12米。底座为石砌正方形.顶部有蛇头风铃四个。保存完好。 |
|
|
22. |
|
东张朱村砖塔 |
浮山县东张乡朱村。清代遗构,塔身呈圆形,建筑面积16平方米。五级,高20余米,底座正方形.顶部有小风铎4个。保存完整。 |
|
|
23. |
|
风水塔 |
浮山县城南门外,始建年代不详。塔座平面六角形,石砌,高0.6米:塔身圆形,七级,高7米;每层设4个砖龛,上部宝顶,设风铎4个。占地面积8.4平方米。保存完整。 |
|
|
24. |
|
响水河魁星塔 |
浮山县响水河镇东陈村。据碑文载:创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平面六角形,面积15.6平方米,三级,通高10.5米。顶部有铁钟四个.第二层上镶碑—块,刻“奎宿东灵”。保存完好。 |
|
|
25. |
侯马 |
新田关帝庙土塔 |
侯马市新田乡东庄,西与南郭马、北西庄相临。“五柏塔”。指的是村西门外火神庙左边长的五棵大柏树和修建的一座塔。 |
|
|
26. |
|
斗龙沟风水塔 |
侯马市斗龙沟村南面的田野上,高高耸立着一座形制奇特、朴实无华的古塔。塔身呈下粗上细的圆筒形,表面平整光洁,既无塔檐,又无任何修饰。整个看去犹似一个拔地而起、直冲霄汉的火箭。是清代时兴建的一座镇邪祈福的风水塔。 |
|
|
27. |
|
史店传教寺塔 |
侯马市史店乡驿桥村传教寺内,建于宋嘉佑八年(1063)。是一座四角七层密檐式砖塔。 |
|
|
28. |
安泽县 |
麻衣塔 |
(和川镇,八角九级,高27米) |
|
|
29. |
襄汾县 |
襄汾唐代石塔 |
县城内博物馆内,唐代。 |
|
|
30. |
|
灵光寺塔 |
(汾城镇) |
|
|
31. |
|
学塔 |
|
|
|
32. |
|
葛村风水塔(圆) |
(圆) |
|
|
33. |
|
葛村风水塔(方) |
(方) |
|
|
34. |
|
北塔 |
|
|
|
35. |
|
西塔 |
(太常塔) |
|
|
36. |
|
曹家庄风水塔 |
|
|
|
37. |
|
曹家庄圆天塔 |
襄汾县曹家庄乡相李村北80米。据碣文载:创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基为方形,二层以上为八角,共四级。—级嵌有石碣,记布施人名。二层造神龛,通高12米。 |
|
|
38. |
|
长儿里鸡鸣山砖塔 |
襄汾县长儿里村附近的鸡鸣山巅。塔身两层,八角,砖砌,狗牙砖和方砖叠涩而成塔檐。 |
|
|
39. |
|
城关柴村风水塔 |
襄汾县城关镇柴村南。清代遗构,砖结构。塔座正方形,边长2.4米。塔身圆锥形,陶罐和石质宝刹。通高8米, |
|
|
40. |
|
城关祭祀塔 |
襄汾县城关镇柴村南100米,清代遗构。方形塔座,边长2.6米,为六级圆锥形砖塔。第六层两侧有神龛。通高11.6米。 |
|
|
41. |
|
城关解村风水塔 |
襄汾县城关镇解村东南200米,清代遗构。塔座为长方形,塔身方锥形,顶端西北向有佛龛一个。通高8米,占地7平方米。 |
|
|
42. |
|
大邓风水塔 |
襄汾县大邓乡上西梁村东南。清代遗构,为六角六级密檐式砖塔。通高12米,占地9平方米。 |
|
|
43. |
|
大邓文峰塔 |
襄汾县大邓乡西社村。据碑文载:创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通高9米,六角四级密檐式砖塔。每级石刻龙、马、羊等动物和“风云”、“际会”、“奎光”、“中天”等字。占地16平方米。 |
|
|
44. |
|
大邓风水塔 |
襄汾县大邓乡西张村东南角,为清代遗构,是一座六角五级叠涩密檐式砖塔。攒尖顶,通高lO米。 |
|
|
45. |
|
邓庄砖塔 |
襄汾县邓庄镇邓庄村东南,清代遗构。方形塔座,是一座六角十级密檐式砖塔。通高9米,占地16平方米。 |
|
|
46. |
|
汾城高一村砖塔 |
襄汾县汾城镇北高一村东。明代遗构。通高20米,底周长19米,九级密檐式,每级南向有龛。 |
|
|
47. |
|
汾城惠善禅寺塔 |
襄汾县汾城镇医院内,又名贡院塔.明代遗构。为六角九级密檐式砖塔,高24米,塔底周长12米。 |
|
|
48. |
|
南梁砖塔 |
襄汾县南梁镇南梁村。清代遗构,通高约8米,塔座石砌,平面方形,塔身实心砖砌,平面圆形,直径2.2米,五级密檐式,最上层东面设佛龛,有轻微破坏。 |
|
|
49. |
|
南唐符册村砖塔 |
襄汾县南唐乡符册村。清代遗构,通高18米,塔座石砌,平面方形。塔身实心砖砌.平面圆形,五级密檐式,最上层西北向设佛龛。保存完整。 |
|
|
50. |
|
陶寺灵光寺砖塔 |
襄汾县陶寺乡北梁村东700米。 民国十二年(1923)的《襄陵县志》载,灵光寺创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灵光寺砖塔金皇统(1141—1145)中重建°塔原为平面六角形,底部每边宽2米,十三级叠涩密檐式砖塔,现存十级。 |
|
|
51. |
|
王庄砖塔 |
襄汾县王庄乡王庄村。清代遗构,通高约18米,塔座石砌,平面方形,塔身实心砖砌,平面圆形,五级密檐式.最上层四面设佛龛,宝珠形塔刹。保存完整。 |
|
|
52. |
|
陶寺三预案(山原)寺塔 |
襄汾县陶寺乡塔山之顶,重修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寺为—般建筑,寺旁山头上建有八角六级叠涩密檐式砖塔一座,通高12米, |
|
|
53. |
|
襄陵小城区文峰塔 |
襄汾县襄陵镇小城区村。据碣文载:清咸丰九年(1859)重建。塔身平面八角形,占地25平方米。通高30米,为八角九级密檐式砖塔,一级塔身嵌有琉璃碣,二至六级有神龛。 |
|
|
54. |
|
襄陵文峰塔 |
襄陵县最高的一座建筑。塔的平面八角形,高九层,总高约30米。 |
|
|
55. |
襄垣县 |
百法疏主和尚灵塔 |
襄垣县城东南2.5公里的城关镇南里信村建封寺西侧,始建于唐贞观九年(635)。塔座呈正方形,边长1^15米,周长4. 6米,塔身十六级,高6.4米。 |
|
|
56. |
霍 |
雁塔 |
县城南2公里的塬上塔寺遗址。雁塔创建年代不详,明嘉靖四十二年(1653年)重修。塔高16米,八角形,五级,密檐式,空心,(南山祠塔) |
|
|
57. |
|
南山祠塔 |
(雁塔,八角五层,高十六米) |
|
|
58. |
|
大张风脉塔 |
霍州市大张镇张望村。清代遗构,坐北向南,塔身平面圆形,砖塔,高11米。宝顶,占地面积6.6平方米。保存较好。 |
|
|
59. |
|
大张凌云塔 |
霍州市大张镇贾村。据碣文载:创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六月。座南朝北,平面圆形,六级,高11.1米,六级檐下均作仿木斗拱,宝顶。保存较好。 |
|
|
60. |
|
上乐坪观堆塔 |
霍州市上乐坪乡观堆村。清代遗构.坐北向南.塔身平面呈圆形,七级砖塔,高18米.七级檐下设仿木斗拱若干垛,宝顶,占地面积9平方米。保存较好。风水塔. |
|
|
61. |
|
上乐坪文笔塔 |
霍州市上乐坪乡成庄村。据碣文载:创建于清同治十—年(1872)。塔平面呈圆形,通高9米.底周长8.35米。保存完好。 |
|
|
62. |
|
辛置风水塔 |
霍州市辛置镇下马洼村。清代遗构,塔身平面呈圆形,通高lO米.底周长6米。保存完整。 |
|
|
63. |
|
悬泉山塔林 |
市区东20公里霍山中麓,,莲台寺僧侣墓地塔林。现存石塔一座,造型美观,形如经幢,是中镇霍山又一主要景区之一。 |
|
|
64. |
吉县 |
东城西村石塔 |
吉县东城乡西村。清代建筑,塔基呈正方形,边长2米,基高1.5米,占地面积约4平方米。砂石垒砌密檐式三级石塔,塔顶有圆锥形宝刹一个。保存较好。 |
|
|
65. |
|
古贤村砖塔 |
吉县交城乡古贤村。清代建筑,塔身平面呈八角形,占地面积约12平方米、为四级密檐式实心砖塔,高约12米。保存较好。 |
|
|
66. |
|
交城中寺塔 |
吉县交城乡中寺村。清代建筑,塔底面积约10平方米。塔身为砖石结构,第—、二级为石砌,第三级为砖砌,顶部一圆形石制宝刹,第一级四面,第二、三级六面。保存较好。 |
|
|
67. |
|
娘娘庙砖塔 |
吉县文城乡栾家村娘娘庙内,高三层,呈方形,尖顶。保存完好。 |
|
|
68. |
乡宁 |
关王庙风水塔 |
乡宁县关王庙乡北村。坐北向南,塔基呈方形,高1.8米。塔为石砌,圆形,高约5米,占地面积9平方米。保存较好。 |
|
|
69. |
|
关王庙鼓山塔 |
乡宁县关王庙乡葛庄村。坐北向南,平面呈六角形,砖砌六级,高约10米,建筑面积6 ̄25平方米。保存较好。 |
|
|
70. |
蒲县 |
东岳摄魂六锥塔 |
|
|
|
71. |
|
城关天嘉庄砖塔 |
蒲县城关镇天嘉应村。据碣文载,创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高7米,平面正方形,四级。第一层东西龛额名书“东有启明”、“西有长庚”;第二、三层为八角形;第四层为方形。塔刹为砖雕圆珠。占地面积5.76平方米。保存完好。 |
|
|
72. |
|
公峪功德塔 |
蒲县公峪乡公峪村。据碣文载:创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03)。底层平面八角形,二级。通高3.7米,周身饰砖雕斗拱,上层圆形。保存完整. |
|
|
73. |
|
古县土塔 |
蒲县古县乡古县村。平面呈正方形,高3.4米,用黄土夯筑而成,夯土层厚O. 07-0.15米,占地面积2.89平方米。有轻微破坏。 |
|
|
74. |
|
黑龙关村砖塔 |
蒲县黑龙关镇黑龙关村。平面呈圆形,高2.85米,塔刹为黄砂石.占地面积3.4平方米。保存较好。 |
|
|
75. |
隰县 |
刁家峪风水塔 |
隰县刁家峪乡上吾支金村°清代建筑,塔身平面方形,三级攒尖顶,高4米,第一层四面各砌拱门,第二、三层四面各砌小龛。保存较好。 |
|
|
76. |
|
黄土毗卢塔 |
隰县黄土镇紫荆山。据碑文载:创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清乾隆二十二二年(1151)重修。塔为砖石结构,平面八角形,四级,高10米,实心,琉璃宝顶,周边镶明、清时期石碣9块。保存完好。 |
|
|
77. |
翼城 |
北橄高家村石塔 |
翼城县北橄乡高家村。清代遗构,通高约1. 8米。塔座平面方形,高2.1米,宽2.1米。塔身平面圆形,一级,直径1.5米,实心砖砌,高5.7米。保存完整。 |
|
|
78. |
|
北橄石门村砖塔 |
翼城县北橄乡下石门村。据碣文载:创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道光二十二年(1843)重修。通高12米,石砌基座,平面方形。塔身实心砖砌,平面圆形,直径1. 9米,三级密檐式。有轻微损坏。 |
|
|
79. |
|
北关砖塔 |
翼城县城关镇北关村。清代遗构,通高约15米.塔座石砌,平面方形,塔身实心砖砌,平面圆形,直径2.4米,五级密檐式.最上层四面设佛龛,檐部施砖雕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破坏严重。 |
|
|
80. |
|
南关砖塔 |
翼城县城关镇南关的一座风水塔。该塔圆筒形,实心,直径3米.塔身五层密檐式,顶层四面各辟一个砖券拱形佛龛。塔檐五级,叠涩而成,线条分明,八面悬有八个风铃。攒尖顶上置一圆锥形的平台,平台中央,竖立着—根穿着两颗宝珠的刹杆,大有刺祸破灾,逢凶化吉之势。 |
|
|
81. |
|
城关文峰塔 |
翼城县城关镇翼城中学院内。通高为⒛米,基座平面方形,高2. 5米,宽4 ̄5米,石砌k,塔身实丿b,砖砌,平面圆形,直径3. 5米。最上层四面设佛龛,龛内悬风铎.檐部砖雕仿木斗拱八朵,为—斗二升形制,塔为五级密檐式。 |
|
|
82. |
|
文峰塔 |
翼城县城内。塔身五级,平面是圆形,表面光洁平整,没有任何修饰,只是第五层上券有四个拱形门洞,供人登顶眺望,观赏凤光。它是一座圆筒形的五级明建砖塔。 |
|
|
83. |
|
五魁塔 |
翼城城内,该塔塔座石砌.平面呈圆形,极低。塔身五级,圆筒形,颇高。第五层四面分别券一虚设的拱形砖洞,其余各层光洁无饰。叠涩塔檐浅丽薄,只有五层塔檐下设仿木构的普柏枋和斗拱,斗拱下和洞中均悬挂一个风铃,风吹铃响悦耳动听。 |
|
|
84. |
|
二曲千佛窟塔 |
翼城县二曲乡高家洼村东400米处,为宋崇宁四年(1105)的砖雕仿木结构建筑。坐北向南,平面方形.原七级。现存二级,实心砖塔,檐下斗拱四铺作,底层券拱窑一孔。占地面积16平方米。破坏严重。 |
|
|
85. |
|
二曲翔山文峰塔 |
翼城县二曲乡高家洼村西南山巅。据民国十八年(1929)《翼城县志》记载:创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通高⒛余米,基座石砌,平面方形。塔身平面圆形,砖砌实心,五级密檐式,有轻微破坏。 |
|
|
86. |
|
甘泉村砖塔 |
翼城县甘泉乡甘泉村。清代遗构,通高约1.5米。塔座平面方形,青砂石砌筑,宽1.5米。塔身实心砖砌,一级,平面圆形,直径o.7米,塔顶已缺。破坏严亘蔓。 |
|
|
87. |
|
里砦感军文昌塔 |
翼城县里砦镇感军村。通高约8米,石砌基座,平面方形。塔身实心砖砌.平面圆形,直径I.2米。三级密檐式,宝珠形塔刹,每级均设佛龛。有轻微损坏。 |
|
|
88. |
|
里砦文衡塔 |
翼城县里砦镇感军村外的一座砖塔。该塔是在石砌圆形须弥座上,置了一个圆筒形的五级叠涩密檐塔身。又在攒尖顶上置有宝珠塔刹。塔身粗大,工精料实,朴实无华。 |
|
|
89. |
|
里砦文昌塔 |
翼城县里砦村还耸立着一座砖塔。是供奉掌管禄籍之神文昌帝君的—座道教塔,清代该村学堂所建。目的是兴文运、登仕途。 |
|
|
90. |
|
里砦午寄村砖塔 |
翼城县里砦镇东午寄村。清代遗构.通高约lO米.塔座石砌,平面方形,塔身实心砖砌,平面圆形,直径2.4米,五级密檐式,最上层四面设佛龛,宝珠形塔刹。保存完整。 |
|
|
91. |
|
南梁南常村文峰塔 |
翼城县南梁镇南常村。清代遗构,通高约12米,座湮地下,塔身实心砖砌,平面圆形,直径2, 9米,五级密檐式,最上层四面设佛龛,有轻微破坏。 |
|
|
92. |
|
南梁文峰塔 |
翼城县南梁村村边杨树林中的一座砖塔。塔身一层呈圆筒式,叠涩塔檐。 |
|
|
93. |
|
南唐北唐村砖塔 |
翼城县南唐乡北唐村。清代遗构.通高约21米。塔座平面方形。塔身实心砖砌,平面圆形,直径1.3米,五级密檐式,最上一层四面设佛龛。破坏严重。 |
|
|
94. |
|
南唐下坪村砖塔 |
翼城县南唐乡东下坪村。清代建筑,通高约20米,塔座石砌,平面方形,塔身实心砖砌,平面圆形,直径2.4米,五级密檐式,最上层西北向设佛龛。 |
|
|
95. |
|
南唐晓史村砖塔 |
翼城县南唐乡晓史村。清代遗构,通高约14米。塔座石砌,平面方形。塔身实心砖砌,平面圆形,底层直径2.7米。五级密檐式,最上一层设佛龛,宝珠形塔刹。保存完整。 |
|
|
96. |
|
上卫村砖塔 |
翼城县中卫乡上卫村。清代遗构,通高9米。塔座石砌,平面方形。塔身实心砖砌,平面圆形,直径1. 8米,三级密檐式,中间一层有大小佛龛5个,位置各有不同,南北向并券一洞。破坏严重。 |
|
|
97. |
|
王应北丁村砖塔 |
翼城县王应乡北丁村。清代遗构,通高约20米。塔座石砌,平面方形,高2米,宽4米。塔身实心砖砌,平面圆形,直径3米,二级密檐式。顶部檐下六面悬风铎。刹座叠砌锥形,刹已缺。保存较好。 |
|
|
98. |
|
王应魁星塔 |
翼城县王应乡北冶村。据碣文载:创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坐酉向东,通高约15米,基座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向设拱券门洞。塔身实心,一级,平面圆形,直径2.1米,下部东有一佛龛。陶质宝珠塔刹。 |
|
|
99. |
|
王庄魁星塔 |
翼城县王庄乡北地村。清代遗构,通高约4.82米。塔座石砌,平面方形,高1.5米,宽1.5米。塔身实心砖砌,平面圆形,直径0.8米,三级密檐式。塔刹砖砌,元宝形。保存完整。 |
|
|
100. |
|
辛安郑庄砖塔 |
翼城县辛安乡郑庄村。清代遗构,通高约⒛米。塔座石砌,平面方形,塔身实心砖砌,平面圆形,直径1.6米,三级密檐式,宝珠形塔刹。保存完整。 |
|
|
101. |
|
辛安朱村砖塔 |
翼城县辛安乡朱村。捃碣文载:清雍正四年(1726)创建。通高15米,石砌基座。平面方形。塔身实心砖砌,平面圆形,直径1.8米,三级密檐式。宝珠形塔刹。 |
|
|
102. |
|
中卫浮图村砖塔 |
翼城县中卫乡浮图村。清代遗构,通高约4米,塔座石砌,平面方形.高I. 6米.宽7.3米。塔身实心砖砌,平面圆形,一级,直径1.4米。塔顶叠涩砖砌,石质宝刹。保存完整。 |
|
|
103. |
|
中卫砂圪料塔 |
翼城县中卫乡北庙村。清代遗构,通高约9米。无基座,塔身平面圆形,直径2.1米,四级密檐式,除檐部用砖叠涩出檐外,其余塔身部分都用砂圪料砌筑。有轻微破坏。 |
|
疯旅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