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告诉孩子说话时声音多少分贝合适?
(2011-05-31 21:51:30)
标签:
感悟随笔杂谈 |
分类: 课堂一瞥 |
跟孩子在一起,特别说话的时候,我一直跟孩子提到说话的声音问题,多大合适。
一般来说,我们都在说,响亮一点,大声一些,可是,这个度,不好把握,效果也很不明显。
那天去宁波,和朋友聊天,无意中提到这个话题,他们说到日本的教师,会有很明确的说法,例如说,十分贝是多大的声音,二十分贝又是多大的声音,孩子们真切的感受之后,当老师提出现在需要多大分贝的声音时,孩子们立即明白,并且能够按照相应的要求去做。
受这个启发,回到班级,我们开始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尝试。
我在用不同的声音来提示孩子,现在会是多少分贝,然后,我再用这个数量来要求孩子,让他们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声音。
记得以前在一年级时,我们也有过类似的尝试,那就是我会用遥控器虚张声势地来遥控他们,说来调节音量,增高,或者降低,或者静音。采用过一段时间,效果还不错。后来,也没有坚持用下去,就当作是一种即兴的课堂游戏了。
现在,我转换用这种方式,以后的效果我不得而知,至少在今天的朗读和发言中,孩子们自己明确了要求之后,还是能够按要求做得很好。
我们讨论了一下,大致将声音的大小分为这几类:
0.5——1分贝:耳语时发出的声音;
1——4分贝:两个人面对面对话时的声音;
4——8分贝:三四人讨论时说话的声音;
8——12分贝:课堂发言时的音量;
大于16分贝:噪音。
这样的划分我没有去查询相关的科学资料,只是我和孩子们的一种共同约定,先按照这样的约定做下来,让孩子们知道自己的声音是否合适,然后通过多番演练,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