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毛5岁时在幼儿园开始学习钢琴,到现在也2年了。过去两年,对他的要求不高,只要不抵触、能够坚持下来就行,但现在已经7岁了,对他的要求有所改变。
周六,去参加了他们的学员汇报会,之前老师给毛毛定了个曲子,但是他没有练熟,别说背谱,对着谱子也弹不顺畅,于是在家发脾气不愿意练拿首,临走前自己选了小汤四上一首超级简单的曲子,大概练了一下,就出发了。虽然临行前一直较劲发脾气不愿意弹,但是临到演出的时候,自己主动跟老师商量了换曲子的事情,并撑着上了台——哪怕有些紧张,弹得也不好,我还是表扬了他,男子汉敢作敢当,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去做了,而点评老师正好是分校校长,她的点评让我很有收获。
这次一共三十来个孩子参加汇报会,分三组,前边的基本为学前的,最后一组的孩子稍大些,最大的10岁左右——听完这个汇报会,对于毛毛未来钢琴的学习,也明确了自己的想法。
总体来说,钢琴的学习,有两方面很重要:
一是天赋。孩子跟孩子不同,个体确实存在差异,看到其中有两个年龄一样、所弹曲子一样的女孩,学琴时间短的那个,弹得比另一个好,虽然出错比较多,但是从她的演出表情及聆听老师评价的神情,可以看出她比另一个更有灵气;而另一个女孩显得有些生硬,虽然中规中矩地弹完了整首曲子,但是节奏偏慢,没有感情。我想,后者练习钢琴,恐怕要比前者多花费一倍的力气,也未必能超越前者。
二是时间。这里又分两方面,即学琴时间和练琴时间。
从幼儿园学琴到现在,很多一起学琴的孩子,放弃了。有的家长让孩子很早就学琴,如果孩子确实有天赋又喜欢,可能会学得又快又好,但是对于多数孩子来说,他的小手肌肉没有长好的时候,可能最初会因为自己能够敲出不同的声音而兴奋并愿意学习,但是很快,就会因为钢琴难度的增加,而感到困扰、烦恼,开始情绪反复,不愿意练琴。一旦产生抵触情绪,家长又没法调整的话,就算逼着练,也是枉然。
而从现场的近三十个孩子看,有的孩子学得比较早,但是因为年龄小,学一年,也可能只是小汤2的水平。而有的孩子学得比较晚,比如六岁、七岁开始学,学半年,弹的是小汤四或者大汤一的曲子——大一两岁,学习能力上的差别不是一丁点儿,六个月把小孩子们两年的课程全学完,完全没有问题。
所以觉得,没有必要一定逼着自己的孩子从四岁、五岁开始学琴,他不一定有天赋,也可能有天赋却因为身理上没有能力驾驭而无法展现天赋,稍晚一点儿学,效果未必比早学的差。这,倒不是为了省家长的钱和时间才这么说,让孩子学习自己能力未能达到的东西,事倍功半,何苦呢。
对于练琴时间,这个只能是家长自己把握了,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乐器也是一项熟练活,如果不练,肯定是不行的,即使再有天赋,也得在平时付出足够的时间,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参加汇报会的孩子们,不知道他们在家都练多久,第三组中10岁左右的孩子,弹的曲子都又长又难,都是背谱弹奏的,相信在家没少练。而毛毛的同学中,有的已经准备开始考五级,而毛毛的水平也就是考个2、3级——这就是练与不练的差异。
虽然没有要求他考级,不过,毛毛现在练琴时间太短了,我让他把练琴归为每天必做的事情,他倒是挺自觉,每天都弹,但只是把老师要求的曲子弹奏一遍,往往两三分钟就完事了——所以,他学琴的进程快不起来,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前段时间,主要是想让他缓解对钢琴的抵触情绪,换了个老师换了种方式后,他确实慢慢不抵触学琴和弹琴了,每天回家赶紧做完作业弹完琴,然后出门骑车玩去。但是,那两三分钟肯定是远远不够的,我跟他商量,现在又长大了一岁,很多事情也得换个方式对待,决定每天弹琴时间变为半个小时,以后可以再调整——昨晚上试了,半小时对他来说有些煎熬,他一直在谈儿童钢琴曲,没有练老师交代的曲子,说自己都会了,不用弹。
改变时间后,肯定还会有反复,还需要斗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