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2012-08-14 21:44:14)
标签:
早立秋晚立秋杂谈 |
分类: 工作与生活 |
至于“早立秋,凉飕飕”的这种说法,民间自古就有早立秋和晚立秋这两种说法,但是在科学上一直缺乏对于早立秋还是晚立秋的科学判断的依据。
根据北京市气象台的数据,从1990年到1999年这10年中,有5年是早立秋,有5年是晚立秋。但在这10年立秋后的10天中,有9年的平均气温都是高于同期的平均气温24.8度℃,只有1992年这一年立秋后10天的平均气温是24.0℃,低于同期水平,而这一年又恰恰是晚立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下热面情况、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等等。按目前的科学水平,看不出“立秋”早晚对气候会产生什么影响。
严家荣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其实这种民间说法,如果倒过来,反倒可以比较恰当地说明当年入秋的早晚:立秋之后,如果天气凉爽,这说明入秋可能较早,而立秋之后,如果炎热异常,则说明入秋较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