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年多前看,或者自己没有那么多感悟,如今看,就像是一种回忆的重温,有肯定,有反思。
作者孟迁,这个名字让我想起来很多很多。他的个人著作包括了此书和《做好父母这件事》,看他的博客,以及行文,基本是在用活生生的实例,向大家讲述单亲父母的成长心经。
以下书摘,或者源自于他的书摘,或者源自于一些人的感悟,或者源自于作者本人的总结——无论何种,觉得很有必要重复地记录,给路过的你看。
@
平静地接受那些我不能改变的事物,有勇气改变我能改变的事物,以及有智慧去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
这段话,总是让我想起孩子大伯所言的:很多东西,你不能接受,但是,在没法改变的前提下,你就不要想着去改变,所以远离,可能是最好的。
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不要总想着去求助于他人,他人没有义务帮你解决任何的问题;如果得到了他人的帮助,应该懂得感恩,并量力回报,而不是对其帮助挑三拣四。
@
最终决定人命运的是自己的性格和选择。
孟子、成吉思汗、欧阳修、亚里士多德等等,都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不过本书收集的古时单亲家庭名人录,基本都是丧父/丧母的情形,很少有离婚的情形,而现代单亲家庭,基本都是离婚所致。从这一点来说,对离婚一族,尤其是带着怨恨离婚的,则有着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是情绪调整方面的不同,其他的社会、经济等方面面临的情况,都是一样的。
离婚并不等于从此失败,只是终结了一段失败的婚姻。选择作为单亲,并非是选择了一个受歧视的人生。在离婚率接近一半的现状下,单亲也是一种正常的组织状态,没有自卑和自惭的必要。相反,离婚是为了让自己和孩子的生活脱离纷争和痛苦,这种选择往往需要极大的勇气,是一种“奢侈”的选择,因为经常需要面对经济甚至生存的挑战。不过,拥有健康人格的人,不会无原则地委曲求全,能够毅然决然地选择告别过去的痛苦,而非一直忍辱负重地延续痛苦,说明你不将错就错的觉醒和坚强,这是对自己的尊重,对自由的追求。没有勇气改变现状的人,才是可怜的人——对于已经离婚的人们,或者过了几年哪怕一两年后,就会发现,当初做出离婚的抉择,而非丧失尊严地哀求一个不可能回家的人回家,是多么地正确。
因为离婚的痛苦而无法自拔的单亲,相当于抱着孩子一起坠入深渊,死掉的不仅仅是你一个。相反,因为痛苦而成长的妈妈/爸爸,离婚反而是一种正向动力。只有不断追求上进,才能解放自己的一切!
如果说苦难是一笔财富的话,单亲亦是如此,“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揭下自己那张自怨自艾的脸,那样的幽怨谁都不愿意看到,尤其是你的孩子,更加承受不了。每天每天,用发自内心快乐的微笑,面对一切吧——要学会利用生活,而非被生活奴役。
@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婚姻的失败,归咎为全都是自己的错,那种过度地自卑和自责,实际并不多见;归咎为全部是对方的错,尤其是对于出轨的对方,站在道德的高地上指责着这个“坏人”,现实中到处可见。
情绪是需要宣泄的,在疗伤阶段,这种宣泄是适时和必要的。只是,如果人生从此在这种宣泄中延续,“怨”妇/夫的形象不但不能让你获得他人的同情,也会让自己的心灵失去方向。
我等感性人士爱用好人与坏人来简单区分人类。“好人身上也有不好的地方,坏人身上也有好的地方。”多疑、偏听、偏信、偏激,只会遮蔽发现对方“好”的双眼,以及忘记自省自身的“不好”。
“吾日三省吾身——”某日某准单妈委屈地向大家抱怨着一切的时候,群里那些心灵相对平静的人们,并非给予了一般的同情,而是用日省三身的精神,让这个准单妈反省自己,正视自己,用同理心去体会对方的感受。原本没有原则性问题的一对夫妻,如何要闹到反目成仇——其间的问题,只有自己反思了。只是大家都期望,这样的她和他,能够低下头好好面对自己,再面对彼此。
对于已经分开的人们,不要、也不能总是扒开自己的伤口看。“怨恨是把双刃剑,未必能惩罚到对方,但一定会伤害自己和孩子。”“人的痛苦很多时候是因为自己的记性太好了,人生是应该学会忘记的。”
@ 做孩子心灵上的朋友,比做一个给他洗衣做饭的母亲更重要。
情绪没有调整好的时候,难免会将自己的情绪转嫁到孩子那里。而孩子一旦出现让你不满的言行,便会进一步激怒自己——大多数人都会经历这个阶段,只是长短不同而已。早早走出这种状态,对自己和孩子,都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先调整自己,再引导孩子。”
成为单亲之后,亲子教育和自身发展一样,是单亲家庭面临的最重要的事情。
当孩子不听话时,请不要简单地训斥——尤其不要跟孩子念叨,好像你为了他付出了一切,却换来他如此地不听话。
当孩子想述说是,请耐心倾听——要鼓励孩子勇于表达,这样才能走进他的心灵,成为心灵的朋友。
当孩子犯错时,请不要简单指责甚至打骂——要允许孩子犯错,必要时甚至应当暗地支持孩子犯错,并适当引导孩子如何面对和处理错误。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不懂得如何去改,甚至不敢面对错误。不断经历错误,有助于及时领悟人生中诸多的道理,避免将来因为无知无经验而犯下更大的错误。
……以上的这些,对父母双全的家庭同样适用,只是因为是单亲家庭,父/母做同样的行为,给自己和孩子的伤害,却是翻倍的。
推荐看看周杰伦的那首《听妈妈的话》的歌词,这个单亲家庭长大的男生,送给妈妈的这首歌,曾入选台湾国小教材,值得我们回味——当然,听歌的话,跟他的其他歌一样,我根本听不清他在唱什么,汗!
@
给心灵放一个假。
给心灵放假理论,在书里用了些篇幅,作者甚至提倡,在剧痛期,适当离开孩子一段时间,不要让自己的负面情绪给孩子造成过多的影响——但这对很多人来说,很难实现,例如一个人带孩子的,又怎能做到呢?
给自己的心灵放假——伤痛虽然会定期发作,但比起每天哀怨流泪,让大脑去思索更多的愉悦的事情,人也容易更快地走上平复之路——不一定要花很多钱,选择适合自己和孩子的方式,穿行在人群中,游历在花丛间,甚或呐喊在无人的山间……
这段时间比较忙,没太多时间更新博,转载居多。前阵子也没带孩子多出去走走,准备这个秋季恢复亲子游,继续带儿子去各种没有去过的地方,寻找每一个角落的美丽。
广告一个单亲QQ群:
qq群名:单亲亲子非诚勿扰群(全国群)
群号:123589570
群定位:单亲亲子活动群——全国各地同城的单亲朋友,周末带着孩子一起放飞,给心灵放个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