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毛过了两岁半,有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主意大得很,比较随心所欲。
举例来说,以前的时候,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如果执拗于某样事物,只要用另外更加吸引他的东西一逗,就可以了,之后他也很难再想起自己最初的意愿。但是,现在呢,已经很难转移他的注意力了。
1号跟老人吃饭,某事不顺他意,他就发脾气,换了平时,稍微劝解几句,就好了,可是那天说不听,爷爷就批评了几句,他居然拿手里的塑料盒子扔过去,奶奶一下子中了头彩。
2号带他去火车博物馆,不知道什么原因,可能太近举例观察火车,反而有些害怕,死活不愿意上车看看,拉着我就走。之后又非得让我带着去红桥买车,一路用了n种方法,都不行,非得去。
3号带他去反斗乐,心情不好,怎么求他玩,都不进去玩。
4号带他走了趟单位,出来时,遇路边小店有卖瓶装酸奶的,非得拉着我买酸奶,好像一辈子都没喝过酸奶似的,劝诫他不要喝这么冰的酸奶,不行,跟我拔河。真没面子,只好给他买了一瓶。喝了一半,剩下一半给我喝,我喝了几口就受不了了,后来肚子还隐隐疼,真纳闷他那小肠胃怎么能没事。
最夸张的是,喝完酸奶之后,拉着我就来到一辆出租车跟前,说:坐出租车,不坐公交!把司机都给逗乐了,问我:你孩子四岁还是五岁了?一听是两岁半,哭笑不得,问毛毛:为什么坐出租车啊?……出租车人少,出租车舒服……唏嘘,感叹这么小的孩子居然就懂得享受了。
毛毛总体来说,还是人见人爱的。可能有时候对他要求过高,太想完美,所以面对毛毛的某些表现,我有些不能接受。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白纸般的孩子,就在我们手中逐渐成形,我们要对他未来一辈子负责,想到这些我就浑身激灵。因此我想,有必要对自己,以及身边人士,进行个批判和自我批评。我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影响着孩子,如果这种方式并不好,那么我们也要改进。(不要以为单纯是我们在教育孩子,孩子,同样也在成就着父母们。)
首先是如何引导孩子顺从你的某些安排的问题。
对于顺从这个词,我很反感,我自己做了太多年的顺民,接受了太多年的填鸭式教育,我不想让毛毛也做顺民,失去该有的创造力和自主力。孩子应该有更多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没有必要一定按照我们的方式行为。所以,我这里所谓的顺从,仅仅是某些事情,例如到点儿了该吃饭、睡觉等简单生活习惯,以及符合基本的法律和道德标准。
跟毛毛一起时,我经常把毛毛当做大人对待,听听他的意见。虽然有时候自己也会发火,压制一下幼小的毛毛同学,但想着不能让毛毛过多学我们的坏脾气,想得到忍的,就忍着,尽量跟毛毛以商量和探讨的语气交流。(但是整体来说,值得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哈,经常会忍不住一下的,呵呵。)
郭大姐一向很宠孩子,我并不赞成过于宠小孩,但我觉得她做得非常好的一点,就是能够及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而且是用很让人愉悦的方式达到目的。我跟毛毛他爸等人,都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缺点,就是遇到问题,容易发脾气,试图用强硬手段来制服对方。其实在不关乎原则事项时,采用这种方式是非常错误的,不管是对待大人还是小孩,根本起不到应有的良好作用,甚至有很大的副作用,尤其是对这么幼小的孩子。我想,毛毛听到批评之后扔东西或者打人,便是在学习我们大人这种以暴制暴的方式。
棍棒之下出孝子,没错,严格教育是必要的,但并非事事需要棍棒。以暴制暴的方式,不可取,毛毛爸爸应当多想想这话的含义。我不想让毛毛跟我们学习这种粗暴和不科学的方式,所以,我也会有意识地改进自己以往的做法。毛毛其实很懂事的,除非是犯困的情况下,说什么都不会听的,那个时候,就得让他去睡觉,劝不听的话,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用一种让他快乐的方式,忘记他所想要的东西,来达到让他睡觉的目的,例如他喜欢大人亲他身体、咯吱他,那么就满足他的这种需要,把他逗得哈哈大笑,笑完,就很容易在疲劳和快乐中睡去。这种方法,我试了多次,都很有效。吼他睡,那是不可能的。
其次,是如何对待孩子的某些不良行为的问题。
例如,毛毛拿东西扔大人,或者有时候生气了打大人。当毛毛出现类似举动的时候,首先检讨的,不应该是毛毛,而是我们这些大人。孩子都是跟大人学的,如果没有榜样,他是不会学到这些东西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大人在小孩面前的言行,就得特别注意。如果我们大人自己都是那德行,又有什么资格教训小孩呢?!其次,孩子总是不懂事的,他并不知道他这些行为的真正性质,只是简单模仿和表露内心想法,如果活了几十年的大人还跟不到三岁的孩子计较,在孩子做出一些不良行为的时候,动辄生气,甚至打骂小孩,想想这种做法的后果是什么?是教会了小孩更多的暴力方式!
那天毛毛拿东西扔老人后,毛毛爸爸第一反应是用手戳毛毛脑袋,我很反对这种方式。等到下次,毛毛生爸爸气的时候,等着,他也会去戳爸爸脑袋的,这就是榜样。
所以,在孩子出现一些暴躁情绪,甚至动作的时候,还是尽量避免暴力方式,可以告诉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如果他当时不听,那么,可以等到他心情好的时候,再告诉他对错。不要以为孩子不记得,他什么都记着呢,你试试让他学舌看看,小孩子的强记力,比大人好百倍!
孩子的教育,责任太重大,想想仍然如孩子般的我们,怎样才能很好地承担起这么重的责任呢?哎,我还是多看书去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