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益生产与传统文化

(2011-04-25 14:34:52)

精益生产在当今企业界的火爆程度,无法用语言表达,但不同的企业管理者对精益生产的认识和理解,也是千差万别。如果我们将精益生产只当成一种管理工具,要想取得很大的实际成果是很难的。因此,跳出精益生产的表象,从深层次的内涵去看待精益生产,也许对企业的管理有一种新的启发。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这里面有无数的智慧值得企业管理者去学习和应用,从精益生产的特点中找到传统文化的影子,将会使我们对精益生产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精益生产的源头是丰田汽车公司,因70年代的石油危机使世界上很多的企业陷入了经营困境,但丰田却能以自己的独特生产管理方式,在这个危机中脱颖而出,成为企业界中一颗闪亮的新星。美国管理学术界在研究了丰田近20年后,使“精益生产”这个名词风行全世界的企业界。因此,我们只有从源头来认识丰田,才能透彻地理解精益生产的本质。

丰田生产模式产生的背景:

从外部环境来看,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丰田要想超过美国的汽车巨头福特和通用,必须向美国这二个公司学习,并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走出一条不同于美国汽车经营的路子。为了振兴日本的汽车工业,丰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丰田佐吉,丰田喜一郎父子以及丰田的管理者大野耐一,都先后去美国福特公**察了相当长的时间,根据日本的市场特点以及将来的顾客消费趋势,制定了有别于美国汽车公司的经营方针。丰田公司的这三位关键人物,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其中《易经》《论语》《三国演义》这三本书都启发了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中国文化的源头《易经》其实就是一部变经,是中国的祖先在观察自然现象并总结出规律后,应用于人类的社会活动,形成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人文文化。我们学习精益生产,一定要考虑时代的变化和企业在不同发展过程中所具备的特点,哪些理念和工具是马上可以应用的?哪些方面是不适合本企业的?都应考虑清楚,如果盲目抄袭精益生产的某个方法,或死板执行某个工具,不但不能取得企业所想要的效益,反而会成为一种经营负担。因此,学习丰田公司的“变化”观念,才是我们认识精益生产的第一步。丰田在美国的工厂并没有完全将日本的管理模式照搬过去,而是根据美日不同的文化背景,将很多制度做了调整,如美国工厂采取了弹性的时间工作制,个人绩效考核制度等。

丰田的持续改善思维:

丰田取得今天的举世成就,不是短时间内达到的,丰田人将“改善”二字已经融入到自己的日常工作和企业文化之中,经过近30年的不断积累,无论是产品质量或是成本,都大幅度拉开了与同行的距离。很多企业在学习精益生产的过程中,短时间内形成一阵风是非常容易,但能长期坚持下去却相当难。丰田人的这种精神,在中国的佛家思想和《易经》中,都能找到依据。佛家的六度思想中,有“忍辱”和“精进”,前者是人类一种意志力考验,后者是不断进步的意思。《易经》中有“苟日新,日日新”,这一点在中国名企海尔的管理文化中得到了充分应用。一个企业的振兴取决于一个企业人群的一种精神体现,只有当一个企业形成了一种改善文化,而且这个人群有一种永不停止去追求进步的精神意志时,才能持续改善企业的问题,并最终达到质的改变。

丰田的团队文化:

日本企业的团队合作精神是世界一流的,而丰田更是将日本这种企业精神发扬到了极致。当一个企业人群都将力量向一同一个方向使时,这种效果是无法形容的。无论从历史的经验或当今社会的事件中,“团结就是力量”可以说是一条千古不变的规律。企业的浪费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不同部门之间的无形“内耗”,这种现象是很企业失败的根本原因。从人性的角度来分析,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能够放弃个人利益而服从集体利益,这不但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而且也是一个人的人生境界高低的表现。如果有人去过寺院并接触过修行极高的高僧时,那种人性的崇高境界完全可以感觉到。古代的寺院就是利用了佛家的“**同”思想来管理,所有的僧人都没有私人财产,完全采取**主义的分配思想来管理。作为凡夫俗子是无法理解这种思想的,但这个宇宙世界中无论出世或是入世,有很多思想并非完全独立的,因为这些思想都是人性的表现。作为一个企业,从本质上来看,也是一个人群活动,一个寺院也是一个人群活动,难道这二个人群就不能找到一种共同的相处思想?我想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关键还是人的自利性在阻碍。丰田人在共同利益的追求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团队合作精神,而这种合作精神是可以适用于任何企业的,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群的共同利益有保障时,这个人群的大多数个体的利益才能有长久的保障。中国从满清晚期开始走向衰落,无数中国人的个体利益无法得到保障,这段历史让我们记忆犹新,但很多企业人员却不能从中受到启发,实在让人感到可惜。因此,要想达到精益生产的高级境界,这种企业文化的培养将是重中之重,而这种氛围尤其反映在管理团队中。

丰田的三现主义:

从表面来看,好象经常去现场就是三现主义,其实丰田的三现主义并非这么简单。三现主义是丰田解决问题的前提基础,这种日本人的思维来源于中国明朝的思想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哲学思维。王阳明是日本人很推崇的一位中国思想家,知行合一的哲学思维是认识世界事物的一种方法论,人类认识自然环境受到人的感官和人的潜意识这些条件所局限,王阳明在一生的实践中,用哲学的思维阐述了这种思想。因为不同的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的眼耳鼻和头脑中的惯性思维,会产生各种不同的事物状态,而一件事的状态其实只有唯一一种是真实的。因此,为了真正解决问题,只有彻底了解事物的真相后,才能找到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丰田人就是本着这种思维来培养这种三现主义文化。很多中国人对日本人的这种“亲历亲为”现象,有一种错误的理解,要么觉得这种三现主义没有必要,要么死板地整天在现场跑动,结果什么问题也发现不了,这二种认识都没有认清楚丰田三现主义的本质。

丰田的五个为什么:

五个为什么并不一定是对一件事情要问五次为什么,丰田的这种思维只是告诉员工要去彻底了解问题的根本原因,因为只有找到根本原因后才能将问题彻底消除。日本企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常有二个思维方向,一个是暂定对策,一个是恒久对策。暂定对策就是要马上对事情作出处理,恒久对策就是要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同时还要水平展开,意思是要对同类问题作出预防对策。比如一台钢化设备出了故障,也要对同类型的所有钢化设备做出检查,以防止类似的问题发生。其实,这种思维在中国的文化中早就存在,“打破砂锅问到底”这句话,大家可能非常熟悉,但很少有人去思考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易经》的卦象研究,很多人用来算命,却不知道这是一种认识事物变化规律的一种思维,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用易经的八卦变化来分析事物的变化规律,考虑非常周到,但今天的人们早就将这一文化当作迷信,实在可惜。从本质上来看丰田的五个为什么,是日本人学习和吸收中国文化的一点点心得,要达到中国文化的本来境界,还有相当的距离。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更应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找到一种赶超丰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丰田的拉动式生产方式:

拉动式生产方式是大野耐一受到超市的启发,用反向思维来考虑问题,最终发现了拉动式生产方式。我们学习拉动式生产,不能停止在拉式生产这个角度上,应充分考虑为解决一个问题所培养自己反向思维的习惯。《易经》的阴阳论可以是中国人的思维基因,一些中国人虽不知道易经的阴阳,但这种阴阳思维反映在每个中国人的日常思考习惯中,***的矛盾论其实就是易经阴阳论的现代版本。任何事物都具有正反二种性质,考虑问题不能走入极端,从一个角度考虑完后,一定要从反面的角度再思考,也可以说是一种反向思维方式。

以上精益生产的思维方式,都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做了分析。丰田方式还有很多的独到之处,但根本的思维方向都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答案。作为丰田生产方式的三位启蒙者,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与其说丰田生产方式是一种管理工具,还不如说是一种企业经营的管理思维。中国文化对日本这个民族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日本的今天还保留着中国很多唐代的生活习惯,中国的儒家和佛家思想,曾经在日本非常盛行,日本的精英人士对中国文化都有一定的研究,象日本的管理之神松下幸之助和稻盛和夫,对佛家思想都有很深的研究,他们二人都曾经在寺院中体验过那种宁静的生活。当公司在大力推进精益生产时,我们首先要认清这种生产方式的根本到底是什么?只有认识其最本质的面目,我们才能少走弯路,才能受到更多的启发。中国的企业不但要学习好精益生产,从长远的眼光来看,更应用一种赶超时代的精神来赶超精益生产方式,都说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南玻作为中国玻璃行业的潮流领导者,难道就不能象丰田公司那样,利用20年时间用实践去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子,也许在30年后我们南玻人可以骄傲地告诉世界的企业:20世纪看丰田的TPS,21应看我们南玻的STS。

以下是本人在南玻集团内刊上的征文,供国内企业参考。
(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